本文目录一览:
- 1、道家的始祖是谁?
- 2、道教祖师神仙的诞辰与吉日道教祖师道教祖师爷是谁
- 3、道教三清祖师是哪三人
- 4、道玄家谁是祖师爷
- 5、道士的祖师爷是老子吗?
- 6、谁能给我讲讲关于道家三清祖师爷的由来或故事啊?
道家的始祖是谁?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
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quānyòu)于著作之中。
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
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亦可功成弗居(功成身退),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诛邪卫道,拨乱反正,也因此激荡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篇章。
扩展资料
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
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道教祖师神仙的诞辰与吉日道教祖师道教祖师爷是谁
道教祖师神仙的诞辰与吉日
2013-11-12 金华303 文章来源 阅 79 转 1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正月
初一:元始天尊万寿、
初三:孙正真人(孙天医)诞辰
初五:路头神诞辰、定光佛圣诞
初六:清水祖师诞辰、九天玄女圣诞
初八:白衣观音诞辰、江东神圣诞、五殿阎罗王诞辰
初九:玉皇大帝万寿、汉闽越王诞辰
十三:刘猛将军(虫王爷)诞辰
十五:上元天官大帝诞辰、张天师(张道陵)诞辰、门丞户尉诞辰、佑圣真君诞辰、临水夫人(陈靖姑)、金天娘娘诞辰、三一教主诞辰、盘古大王(盘古公)圣诞
十六:三王公(古公三王)诞辰、开台圣王诞辰
十九:长春邱真人(邱处机)诞辰
二十:招财童子诞辰
廿五:满族仓廪神诞辰
二月
初一:一殿秦广王
初二:福德正神(土地爷)诞辰
初三:文昌帝君(梓童神)诞辰
初八:三殿宋帝王圣诞
十五:太上老君(老子)圣诞、岳武穆(岳飞)诞辰、三山国王、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六:开漳圣王诞
廿六:真武大帝圣诞
三月
初一:二殿楚江王诞辰
初三:北帝圣诞
初七:何仙姑诞辰
初八:六殿卞城王诞辰
十五:保生大帝(吴真人)、赵公元帅(赵公明)诞辰、医灵诞辰
十六:准提菩萨圣诞
十九: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诠生娘娘诞辰
廿三:天后娘娘(妈祖)圣诞
廿六:鬼谷先师诞辰
廿七:七殿泰山王诞辰
廿八:东岳大帝圣诞、制字先师(仓颉)诞辰
廿九:土地公生日
四月
初一:八殿都市王
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初八:九殿平等王、壮族牛王诞辰
十四:吕纯阳祖师(吕洞宾)诞辰
十七:十殿轮回王、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辰
十八:北极紫微大帝圣诞、华佗神医先师
廿一:托塔李天王诞辰
廿五:武安尊王
廿八:神农先帝万寿、药王诞辰
五月
初一:南极长生大帝圣诞
初七:巧圣先师(鲁班)
初八:龙母圣诞
十一:城隍诞辰
十三: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十八:张天师(张道陵)诞辰
六月
十一:田都元帅诞辰
十四:文殊菩萨诞辰
十五:王灵官诞辰
廿三:火德星君(火神爷)诞辰
廿四:财神诞辰、雷祖大帝圣诞、南极大帝圣诞
廿六:二郎星君诞辰
七月
初一:七星娘娘
初七:魁星诞辰
十五: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十八: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值年太岁星君
廿四:城隍诞辰、草圣大王诞辰
三十:地藏王诞辰
八月
初三:北斗星君圣诞、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辰
初五: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十五:太阴星君(月娘)诞辰
廿二:广泽王诞辰
九月
初一:南斗星君诞辰、飞天大圣诞辰
初九:临水夫人(李姑)诞辰、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辰、火神爷诞辰、酆都大帝圣诞、斗姆大帝圣诞、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孟婆神诞辰
十八:仓圣先师诞辰
廿六;五显灵官诞辰
廿八:华光大帝诞辰
十月
十五: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廿三:周仓将军爷)诞辰
廿五:感天大帝(许真人)诞辰
十一月
廿三:张仙诞辰
廿七;董公真仙圣诞
十二月
十六:福德正神诞辰
道教三清祖师是哪三人
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灵宝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
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故号称三清道祖。
1、玉清之主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记载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及另一道教创世之神元始天王。相传元始天尊与道同体,是宇宙的最高神,在天地开辟之际,向诸神现身说法演说经文,再辗转下传凡人。
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成为道教公认的最高神,其神像广泛制作,继后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合称“三清”。
2、上清之主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道教天神,最早为道教上清派尊神,三清尊神之第二位。全称“太上玄皇高圣元气所成灵宝天尊上清妙有上帝玉晨大道君”,灵宝派称“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简称“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玉晨道君”。号为“灵宝”,名为“经宝”,专门讲述道教经书。
道教认为灵宝天尊是道的化身,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道观之“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多手捧如意。天尊的神诞之日是夏至,官府与道观于是日祭祀,但民间大多认为是八月初一,俗称“官祭夏、民祭秋”。一说八月初一,是天尊下降之日。
3、太清之主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简称老君,全称“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又称“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宝玄真降生道德天尊”,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等。
道德天尊乃道教主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及最高尊神,为“三清”之第三位(取自老子《道德经》不敢为天下先之意),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相传他化身为周朝的思想家老子。
道玄家谁是祖师爷
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称为“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
道士的祖师爷是老子吗?
最先说“道”这个字的,确实是老子。例:“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不过,老子并没有创立道教,也就不能说是道士。最先成立道教的,其实是张天师,那时才有道士。他们是把老子奉为祖师爷的,也把老子的《道德经》奉为教中经典,只不过改了个名,改成《道德真经》了。
如此说来,那就得看你说的是道教成立的祖师还是道教供奉的祖师了。
谁能给我讲讲关于道家三清祖师爷的由来或故事啊?
三清的来历:
自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对不住对不住,扯到歌词上去了。自那时佛教传入,道教的生存和发展被佛教严重威胁。于是到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代名道——陶弘景,他弄了个《真灵位业图》,比照佛教三世佛,“发明”了三清尊像。
道教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在传说中,元始天尊是中国式的“上帝”,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盘古,叫他为“盘古真人”,自号为“元始天王”,是主持天界之祖。传说元始天尊“一气化三清”,“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既指三位大天尊,是元始天尊的三个化身,又指三位天尊的居所“三清天”、“三清境”。这“三清天尊”,第一清是元始天尊,是道教第一大神,居住在最高三天界的最高层玉清仙境;第二清是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居住在最高三天界的第二层上清仙境;第三清是道德天尊,又叫太上老君,即老子,是道教第三大神,居住在最高三天界的第三层太清仙境。
这三位天尊,在道教的较大宫殿中都有神像,叫“三清神像”。元始天尊居中,灵宝天尊居左,道德天尊居右。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灵宝天尊双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从“无极”状态衍生出来的“太极”;道德天尊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两仪”(或阴阳“两仪”)。合起来,正是一幅道教的宇宙图式,反映了道教的宇宙观。
早期的道教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东汉顺帝时,江苏丰县人张陵自称为天师,传教济世,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灵帝时,河北钜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因其教义简单,组织单纯,被称为原始道教,也称为民间道教。到了南北朝时期,道教官方化后,受到统治阶级的信奉和推崇,道教便步入它的昌盛时期。唐代皇帝为了抬高自己出身的门第,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奉行“崇道”政策。规定了三教的次序是:道先,儒次,佛最后。唐朝统治者的崇道政策对道教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何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道教比起佛教来,道教兴起的时间比较晚。道教兴盛时期,当时佛教早已传入中国,影响很大。道教徒们想压倒佛教。当时道教初生时,最早抬出的祖师爷是老子,并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后来,道教觉得只有老君一个神不够用,比不上佛教的“三世佛”、“三身佛”气派,于是乎便造出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形成“三清天尊”。
元始天尊当之无愧是中国道门第一尊神。他的全名有点长,一般有两个全名,一是“上合虚道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二是“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
其实最早的道教中并没有元始天尊,只不过随着佛道之争愈演愈烈,只太上老君一个架不住佛门的三世佛“三打一”,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三世佛的“六手”。于是,葛洪道长率先提出了元始天尊。据葛道长在《枕中书》中所记:“……混沌古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这一来,盘古就是元始,当真是比佛教三世佛的来历永远多哩!!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 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天尊”之一,即道德天尊。他其实是被神化了的老子。 老子确有其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派别,如孔子创立儒家,墨翟创立墨家,都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他是河南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学问很大。他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有“道”所制约,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末年,张陵创立道教,为与佛教抗衡,抬出老子为祖师爷,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样老子就成了道教的神。老子成了神以后,他的出生被大大神化了。道书传说老子在极其遥远的年代里,经过许多个亿万年,托胎于玄妙女体内,怀孕81年之久,从左胁而生。因怀孕太久,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号称“老子”。正巧生在李树下,于是指树为姓,老子便姓李了。 远在2500多年前,周朝函谷关有个“门官”叫尹喜,在陕西终南山北麓寻了一处景色秀丽之处,结草为楼,用来观测天体,叫做“草楼观”。据说有一天,尹喜看见“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要从这里经来。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西游入关。尹喜把老子迎入草楼,敬为上宾。老子住在草楼观,写了一部书《道德经》,在楼南高岗上筑一台子讲他的《道德经》。以后这个台子称为“说经台”,也叫“楼观台”,成为道教圣地。在说经台不远处有一棵古柏,名为“系牛柏”,传说老子当年骑青牛入关时,他把牛就系在这棵古柏上。 老子成神以后,受到了历代的广泛崇拜,到了唐朝则登峰造极。唐朝皇帝李家天子为抬高自己的门第,硬与李老君攀亲续谱,让一千年前的李耳作了自己的老祖宗,封其为“玄元皇帝”。道教几乎成了唐朝的国教,盛极一世。李家皇帝在老子家乡鹿邑县修了占地800多亩规模巨大的太清宫,以祀老君。今尚存大殿。殿中神龛上供有老君金饰神像,两旁有他的两大弟子,左为南华真人(庄子),右为无上真人(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