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哪些适合初级管理者的书籍
最适合初级管理者的书肯定是非《管理者必读12篇》莫属,另外如果有条件建议直接上12Reads全系列就更好了。12READS的书全部保证能认真看完那么相信你已经完全入门企业管理了、甚至说是专业人士也不为过,那么剩下的就是去实战了。
转载以下书评,供参考,祝你好运:
什么是初级管理者?
初级管理者是指那些刚刚接触到企业管理这门专业或者是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人。这其中既包括开始或正要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入门者,也包括新近被提拔到管理岗位、有一定经验的经理人和管理者。
那么,对于这两类人而言,哪些管理书籍最适合他们?
答案是:《管理者必读12篇》。
不仅是初级管理者,相信每一个有志于从事管理相关职业的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企业管理理论杂乱无章、体系庞杂,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知该如何通过专业管理知识为自己的实际工作增添价值。
而《管理者必读12篇》正好可以解决这些困惑。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与经济基础,你更应该看的是12Reads全系列,而不只是《管理者必读12篇》。
包括《管理者必读12篇》在内,12Reads这一系列的管理培训书籍集百家之大成,每一本书籍都是其所在领域的权威代表和领导者。不同于传统的理论与说教,而是基于实证研究及大量的行为科学数据与分析,12Reads系列将轻松助你扣开企业管理的大门。
在浩如烟海的管理书籍中,为什么说《管理者必读12篇》是管理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管理者必读12篇》是市面上非常少见的能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梳理完整的一本书。我们都知道实战有多么重要,“实践”是身为一名管理者的第一行动语言。少了“实践”,任何相关理论和知识都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
其次,《管理者必读12篇》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还在于其内含知识的多样(元)性与包容性,它能始终从较为中立的角度阐述各种管理概念与工具。当然,这些“概念”与“工具”大多已行经论证,并已经被诸多企业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也是每一位企业管理专业人士所必备的基础专业素养。
当然,虽然我们今天针对的是“初级管理者”,但其实有一定经验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好好看看《管理者必读12篇》这本书。无论你是有经验和一定的专业基础还是零基础、新入门,《管理者必读12篇》都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及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
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对经理人和管理者而言,我们实在是太容易被自己的“直觉”和“常识”所误了。而仅凭“直觉”和“常识”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灾难,在笔者个人看来,12Reads系列正是为打造你的理性思考与逻辑思维而生,教会你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及作出明智的组织决策。
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包括《管理者必读12篇》在内的12Reads系列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拜读。
管理团队有什么推荐的书吗
有啊,你可以看看《团队管理必读12篇》这本书。个人认为是最好的团队管理书籍了。说实话,团队管理方面的著作本人也看过不少,但大多都感觉没什么卵用昂,《团队管理必读12篇》还是算不错的了,虽然购买比较麻烦只能从12Reads官网买并且价格也小贵,但依然挡不住它是一本好书啊。SO,相信这本书会对你有帮助。
P.S.其实我更建议你看12Reads全系列的书,一步到位,还更划算,反正很多书都有关联并且最后都是要看的。
以下分享些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这两年我读了50多本管理书,管理100多人团队,也和几十个管理者聊过。
我结合自己接手几个“烂摊子”团队,并成功打造成高绩效团队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方法——高绩效团队「六步法」:
目标: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流程:把流程和规范写下来
执行:管理者亲手打样
沟通:建立无障碍沟通渠道
反馈:正向反馈、认可与奖励
文化:拿事实说话,把问题摆在台面上
1.目标: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SMART目标制定原则,就是目标要清晰明确,并且有最终的时间限制。
SMART原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这里我更想强调一下——「聚焦最重要的目标」这一点。
「聚焦最重要的目标」看起来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可管理者在实际制定目标的时候却经常违背这个原则。
在项目的实际背景环境下,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目标的制定。比如,公司开发一款产品,管理者既想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又想快速盈利,这两个目标实际是冲突的。要快速占领市场,就必须投入推广费,加大推广费投入就会影响利润率。
老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什么都想要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建立优秀团队必须确定最重要的目标,像架起一门大炮,必须打的又高又准。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目标一定是可变的,但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变。在把目标同步给团队成员时,无论你的目标是宏大的还是渺小的,他们根本不会太在意,但他们在意的是,你到底有没有想清楚这个目标为什么变。
2.流程:把流程和规范写下来
制定日常规范和紧急规范,来应对琐碎的日常事件和突发事件。
一提到规范,大家首先会想到死板,不懂变通。虽说如此,但没有规矩也不成方圆,没有规范也不成团队。
这些规范可以是问题的分析方法。例如,在争论问题时,先以事实说话,给出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也可以是开会的流程。例如,开会之前告知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是否需要做决策、以及在开会的过程中做记录,会后同步决策结果等等。
规范可以最大化节省大家花在无效工作上的时间。但也不能太死板,每隔一段时间发现流程有问题,可以及时更新流程,与时俱进嘛。
再准备一些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流程。管理者可以把项目可能遇到的“黑天鹅”事件,都考虑一遍,制定一个紧急事项处理手册。每次遇到相同的问题就参考手册上的处理方案,如果遇到手册上没有的问题,就记录在案,以备后用。
制定规范的目的不是限制大家,而是更好的帮助大家快速聚焦关键任务,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3.执行:管理者亲手打样
老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如果大家在执行阶段仍然质疑目标和方案,必然会导致最终项目失败。
执行需要做到“ 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特别要重视一线团队的执行力。上层的执行力体现在战略和决策的制定,下层的执行力体现在把具体的事完成。只有一线员工是具体做事的人,他们不会、不能、不行,项目就没办法推进。
管理者要特别注意第一次行动,亲手示范给大家看,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亲手打样的目的,一是教给大家方法,二是提升大家信心。
在重大决策全面执行前,找个小范围,管理者亲自测试方案是否可行、效果如何,并总结出具体实施办法。
4.沟通:建立无障碍沟通渠道
优秀团队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允许大家对同一件事持有不同的意见。
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与团队成员的能力互补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管理者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大家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就不敢发声。时间长了大家即使看到问题,也不愿意发声。有些方案明明是错的,也就照做了,反正自己又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
实际上大部分决策是由于信息缺失、沟通不畅,导致决策方案过于片面,最终执行出的结果就会出现以偏概全。
使用邮件备忘重大会议记录、使用群组做沟通提醒,大事面对面沟通,确保“上下同心,上下同意”。
5.反馈:反馈、认可与奖励。
行为学家发现,如果对一个人的某个行为作出奖励,那么人们就会重复这个行为。
在团队中也一样,对个人成绩的正面强化和奖励,都会触发人们的反射行为——「这件事是好的,我要重复做,以便获得奖励」。
公开的奖励会塑造有助于团队绩效的新行为。例如,一个害羞的团队成员第一次努力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为团队整体利益着想时,就应该真诚地给与正面的强化,鼓励该成员和大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收获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也会更加关心团队利益。
组织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领导与员工不是相互竞争,而是互相成就。管理者舍得分享利益,团队成员才舍得投入力气。
6.文化:拿事实说话,把问题摆在台面上。
最亲近的人对我们的影响也最大。同样团队文化对员工的影响要比公司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更大。而在一个团队中,管理者的做事风格对下属的影响最大。
文化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管理者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对他人行为和信念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下属向你汇报本季度的工作结果。其中有一项没有完成,你不问原因,就不论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顿骂,那下属下次就会尽量掩盖真相,只报喜不报忧了。
最后,什么是高绩效团队呢?有没有一个标准,正好我这里有一个,你可以试试。
试着休一个星期的假,如果不通过你的远程干预,团队仍然可以正常高效运转,你就是一枚合格的管理者了。
怎样做好管理?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学习什么?
要做好管理可以看看下面这些书:
1、《管理者必读12篇》
这是第一本值得推荐的经营管理书籍(注意该书仅能从官网获得)。看完此书,基本上就能掌握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所有知识。
看这本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专业基础,同时,对于有较长管理工作经验的人也是适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点全面且既容易理解又具备可操作性,如果你想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学到他人的成功经验,那么这本书会是个很好的选择。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我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的绩效。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他能敏锐地感觉到为一个关键职务选用人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知道,还没有人能没有过失。他知道人无完人。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点。他关心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致力于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3、《从优秀到卓越》
这本书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卓越企业和优秀企业的唯一差距是,谁有更加好的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绝非在企业里搞点墙报,弄点报纸这种肤浅的东西,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价值观。谁有更好的价值观,谁就能更加卓越。
对人,对企业都一个道理。
4、《MBA必读12篇》
和《管理者必读12篇》一样同样出自12Reads,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经营管理书籍。事实上,12Reads全系的书籍都值得从事经营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细细阅读。
无论你是想自学MBA还是自学经营管理,这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不小的帮助。
MBA应该教会你什么?什么才是MBA教育的本质?在今天,从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饱受诟病。一方面,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商科教育本身的短板开始逐渐显现。而要想在企业站稳脚、做出大贡献,你需要的是像《MBA必读12篇》这样即推崇专业主义又兼具实战的超一流企管硕士培训计划。
5、《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和上述所推荐的经营管理书籍相比,这是一本偏案例型的书籍。
那些曾经辉煌过、后来却逐渐衰落了的大企业,是否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战略,促成业务模式和企业文化之转型,进而焕发出第二春来?
看《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前我觉得很难,看完这本书后我依然觉得很难,但知道这种事在一个叫做IBM的伟大企业里发生过。
正如本书作者、IBM前董事长郭士纳先生所言,“坦率地说,如果我能够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选择去与IBM的公司文化针锋相对。”能否改变一个组织的文化,需要做大量不讨人喜欢的事情,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硬币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改变也会给那些愿意为未来做点儿什么的人提供全新的机会。
管理应该看什么书
管理书籍
1.管理学(第7版) 作者:[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 作者:周三多 等编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3.管理学(中国版)
作者:郭朝阳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管理学
作者:苏东水,彭贺 等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5.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MBA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李雪峰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1.《有效的管理者》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2.《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3.《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4.《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通过对包括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18个行业领袖成功企业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给出了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的答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其人性化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5.《从优秀到卓越》
2001年《商业周刊》十佳商业书。吉姆•柯林斯耗费5年时间,对1965年来《财富》杂志列入500强的1400多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亚马逊书店评价本书说:“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6. 《360度领导力》
如果不是老板,你也可以领导吗?如果不是最高领导人,你的上司是个不好的领导者,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吗?约翰•麦克斯韦尔告诉你如何克服挑战,360度全方位运用技巧,对老板、同级、下层产生影响。不用等到升迁,实践360度领导力,从组织的任何职位发挥你的影响力。
7. 《杰克?韦尔奇自传》
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本书中透露了他的管理秘诀,他所创造的独特管理模式,帮助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摆脱痼疾,走上灵活主动地道路。韦尔奇的“10%淘汰率”甚至深入到第5大道的一个小小服装店。
巴菲特推荐本书说:“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8.《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安迪?格鲁夫使用“偏执狂式”管理,将英特尔塑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芯片公司。这本书被誉为企业经理的特种部队培训手册。在本书中,格鲁夫对领导者最惧怕的噩梦——最可怕的商业环境:竞争、科技、规则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9.《影响力: 你为什么会说“是”?》
企业领袖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怎样才能说服别人心甘情愿对你的决定说是?怎样让董事会接受你的提议?心理学家罗伯特罗伯特?恰尔蒂尼通过对火鸡妈妈、搭车情景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说服他人过程中的6条基本原则。
10.《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需要在人际关系、装备(团队成员)、工作态度、领导力方面提升自己和团队。约翰•麦克斯韦尔将《人际关系101》、《装备101》、《心态101》、《领导力101》融合成《真正的成功》,分别从塑造良好的性格,采取行动将梦想变为现实,建立各种关系等方面,指导、激励人们去塑造自身领导力。
最值得推荐的管理学书籍——12Reads系列
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到走上管理岗位的这些年来,企业管理类的书籍笔者接触过的不在少数,各式各样的管理培训也参加过很多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 12Reads系列 。
对12Reads这一系列的管理培训书籍比较了解的人可能深有同感,确实,信汇中正领导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机构推出的这一系列主打自主培训的管理学书籍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的经典。12Reads系列堪称中国管理培训行业的奇迹,教材中的内容之精彩不逊于任何管理大师的思想和观点。
对于任何人而言,无论是有工作经验的还是初入门的,12Reads系列都可以是绝佳的管理培训载体。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能读完12Reads全系列,效果绝对等同于甚至是超过上完整个MBA或EMBA课程。当然,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真能读完了12Reads全系列,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了自己领域内的一本或多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全才,有志当CEO的除外哈。当然还有价格的因素,毕竟都是工薪阶层嘛。
《CEO必读12篇》这本书个人感觉是主打高端人群的(这一点从其定价上也能体现出来),因此内容肯定也是高屋建瓴的那种,比较适合企业CEO或高级管理者阅读。这本书我只在12Reads官网看过介绍也看了一些别人写的书评,并没有机会看过书的内容,但是据江湖传言,想当年这本书是7999一本!!关键还有很多人买!真是够劲爆哦。
相较《CEO必读12篇》,《管理者必读12篇》就比较亲民了。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必读12篇》能够跻身经典管理学书籍之列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价格没有《CEO必读12篇》那样不可一世,但内容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这本书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包括笔者,适合一般的企业管理者看,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剩下的像《战略管理必读12篇》、《营销管理必读12篇》、《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及《销售管理必读12篇》等都是某一个企业管理细分专业领域内的书籍,就像上面说的很多人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岗位领域选择其中的一本或多本来看。这几本细分领域的书内容上也是包罗万象,几乎能将相关专业的知识一网打尽,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别具匠心的,看得出作者的功力。而对于读者而言,也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并且这些书的实战性都是非常的强,几乎看完就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大展手脚、好好秀一把。
忘了说,12Reads系列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叫《领导力必读12篇》,也是较早推出的一本。看网上的一些评价都普遍称其为个人领导力提升的大牛著作,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直到现在笔者也没有看过,就不做评价了。
此外,像《沟通与说服必读12篇》、《团队管理必读12篇》及《情商必读12篇》等都是比较关注个人技能提升方面的一类书。这些技能或许看起来比较“软”,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情商必读12篇》。没有人际技能,再强的专业能力都没有用,都无法达成绩效,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认同这点吧。
总之,12Reads系列的这波管理书籍个人认为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想体验下读MBA的感觉,完整的读完这一系列的所有书会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只是想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能力,比如HR,那么就选其中对应的一本来看就好。虽然价格比一般的书要高些,并且只能从12Reads官网购得,但看完不会给人一种被坑或上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