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故宫匾额的含义和典故,你都知道多少?
去故宫游玩的时候不难发现,许多宫殿上都有匾额,那这些匾额又有什么含义呢?古代匾额,通常用来反应建筑的名称和性质,从而表达出人们对它的情感、理义的艺术形式。它是古建筑的眼睛,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匾额几乎包含了诗文、书法、建筑艺术,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集大成的艺术体现。
说到故宫,不得不提的是“正大光明”匾,它位于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该匾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是为了告诫自己以及之后的继承人,做事要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关于这“正大光明”匾,还有一段故事要说:清朝皇位的争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上生前不公开立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身边;一份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出两份遗书,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还有一个较为出名的是“皇建有极”,该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其意是宣告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即有强调皇权之意。
大家小时后都有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背景音乐中就有提到“金銮殿”。就是太和殿,该宫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它是故宫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用于举行各种盛大典礼。该殿的匾额“建极绥猷”,不过原匾已经下落不明,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复制品。
牌匾里有哪些红色故事
1.缅怀革命先烈2.革命精神绽放光芒3.红色记忆里诞生的梦4.怕死就不当共产党。
少林寺牌匾是谁写的字?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提起少林寺,想必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传承上千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除此之外,少林寺还是中国功夫的象征,一直以来,江湖上都流传着一句话:“天下武功出少林”。而李连杰出演的《少林寺》在海外发行后,也让少林寺名扬海内外。
很多游客去少林寺参观时,通常都会在山门前拍照。而山门匾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一定要出现在镜头中的。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看似一体的匾额,其实是由三个人书写的。在“少林寺”三个字的背后,还有着三段故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少林寺”之“林”字
在“少林寺”匾额“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从中不难看出,这块匾额与清朝的康熙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康熙皇帝从未去过河南嵩山少林寺,那这“御笔”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最初的“少林寺”三个字,是少林寺的僧众们从康熙的手书中拼凑而成,即所谓的“集书”。
尽管康熙没有写过“少林寺”三个字,但他却写过其他的东西,少林寺的僧人们便从各种资料中找到了这三个字,然后装裱起来。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毕竟古代假冒皇帝的名义是杀头的罪过,所以少林僧人应该没有这么大胆。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少林寺这块匾额是在康熙四十三年,由康熙皇帝亲自书写的。这块匾额原本挂在天王殿,后来被移至山门。同时被题写的匾额,还有原来挂在大雄宝殿的“宝树芳莲”。
“少林寺”之“少”字
1928年,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少林寺遭到战火洗礼。一场大火将少林寺匾额上的“少”字给烧得无影无踪。当时有个自称唐僧书法家怀素后代的人,模仿康熙的笔迹,修复了这块匾。因为他的书法太过精湛,所以当他自己写的“少”字与康熙的“林”、“寺”放在一起时,别人竟看不出是两个人写的。
“少林寺”之“寺”字
当寺中僧人准备以此为模板篆刻时,方丈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建议刻“少”时,要留个“缘起”,好让后人看出破绽,了解这段血泪史。僧众对此提议十分赞同。便依言照做。后来少林寺重整,之前的“寺”字也因经历战火而失去了往日颜色。于是少林寺的负责人找到了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希望能由他来题这个字。赵朴初在题字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对康熙的敬重之情,就故意将“寺”字写得小了一点。
现在德云社的牌匾上的“德”字为什么多一横?背后有何感人的故事?
德云社的牌匾上的字多了一横,德云社的牌匾是郭德纲师傅侯耀文的墨宝,有人说这是一个错字,然而知道他背后故事的人就会觉得很感动,这不是错字,就是故意而为。
侯耀文希望自己的徒弟郭德纲创建德云社有始有终,不忘初心,希望能够把相声的事业传承下去,不忘传统,希望他以德为首,这也是对徒弟的一份美好的期盼。
德字多一横,寓意很多,希望有始有终
了解过德云社经历的人,熟悉郭德纲的人,都知道郭德纲经历了种种,娱乐圈的冷暖他都遇到了,在他的儿子郭麒麟入行的时候,他也曾经给他写过一封非常有深意的信,大意内容就不想让郭麒麟进入这个圈子,然而大林子自己想来说相声。
郭德纲当初被传统相声所排挤,没有人愿意接受他,在他不出名的时候,快混不下去的时候,是他老婆王惠和他一起创立了德云社,后来又在别人的搭桥下,郭德纲和侯耀文相识,侯耀文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收徒了,郭德纲变成了有师傅的人,也成为了传统相声界的一员。
德云社这个字就是侯耀文写的,侯耀文出生于艺术世家,侯宝林老先生也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所以侯耀文这个字不可能是写错,只能是故意而为,他希望郭德纲能够不忘初心,创立德云社有始有终,坚持走下去。
侯耀文对徒弟的期望很大,希望能够把传统相声发扬下去
侯耀文当初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弟,所以看出他这个人的品德高尚,内心的善良。
郭德纲能够创立德云社,并且走得很踏实,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作为师父侯耀文,能够给他支持,给他的相声界奠定地位,这就是一份难得的恩情。
侯耀文给徒弟写德云社这三个字,故意在德上面多一行,就是希望郭德纲能够不忘初心,做一个有诚有德的人,让他把传统相声继续发扬下去。
侯耀文也是为了警告自己的徒弟,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
郭德纲能有今天,一方面要感谢自己的师傅,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他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了师傅当年的收徒之恩,所以他也算是对得起师傅。
德云社的创立和发展,前途非常好,就让我们一起祝福郭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