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服务器被ddos攻击应该怎么办?
ddoS的攻击方式有很多种,最基本的ddoS攻击就是利用合理的服务请求来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服务的响应。单一的ddoS攻击一般是采用一对一方式的,当攻击目标CPU速度低、内存小或者网络带宽小等等各项指标不高的性能,它的效果是明显的。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迅速增长,内存大大增加,同时也出现了千兆级别的网络,这使得DoS攻击的困难程度加大了-目标对恶意攻击包的"消化能力"加强了不少。这时候分布式的拒绝服务攻击手段(DDoS)就应运而生了。DDoS就是利用更多的傀儡机(肉鸡)来发起进攻,以比从前更大的规模来进攻受害者。
当受到DDoS攻击时,可以选择用一些防火墙来进行防御,或者选择机房进行流量迁移和清洗,这种两种方法对于小流量攻击的确有效,而且价格也便宜。但是当攻击者使用大流量DDoS攻击时,这两种方法就完全防御不住了,这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更换更高防护的高防服务器了,高防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配置简单,接入方便见效快,对于大流量攻击也完全不在话下。
哪里可以看ddos攻击,就是这个
要看这个图,你去看云盾,每秒全球的数据都在,也比较真实,这就是DDOS全球动态云盾
DDoS缓解怎么选择?
一旦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部署DDoS缓解方案,就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解决方案的特性和类型。DDoS威胁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创造力。当然有好有坏,好的一方面在于有良好的解决方案、技术和想法,糟糕的是有太多了,怎么选是个问题,每一种代表了不同的防护方法。最显著的一些方法包括:数据中心内部署设备、久经沙场的托管平台以及云端DDoS缓解服务。不管是哪种方式,在选择DDoS缓解解决方案时,都应该确保这个解决方案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指导方针。
透明的缓解方案
用户无需知道你正在遭受攻击,可以随时没有延迟的访问网站,不会收到已经过时的缓存信息。解决方案需要能够可视化地保障我们的业务领域,而且有效。
承受流量网络DDoS攻击
网络(Layers 3 4) DDoS攻击的规模不断增加。这种类型的攻击,最大的超过了200 Gbps,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一方面也是由于云基础架构的广泛采用导致的。放大攻击在攻击者之间很流行,主要在于其能够提供超大量的数据洪水打击目标,同时只需要相对非常少的源输出。我们需要的能够承受任意流量的的防护服务。服务提供商要实现这一点可能要构建20 Gb的数据中心,并提供分布式流量。应用厂商则需要堆叠和云化其设备。找出最佳的承受方式,而且要符合我们的成本效益。
识别复杂的应用DDoS攻击
应用层(Layer 7) DDoS攻击通常会模仿合法的用户流量,从而回避企业的常规安全检查。应用层攻击非常危险,因为他们无需超高流量就可以成功实现。至多每秒50到100个定向请求就可以让一个中型服务器挂掉。最重要的是,由于应用层DDoS依赖于类似人为的僵尸网络而且是实际的浏览器,通常更难以减缓,甚至难以被检测到。为了缓解Layer 7攻击,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能够智能的描述传入流量,并且区分出人为活动和僵尸网络的活动。
识别正常人为访问
缓解应用DDoS攻击的关键挑战之一是最小化误报和最小化业务中断。网站合法访客应该不会被中断正常的访问。如果被误判为机器人怎么办?合法的用户应该有机会通过输入验证码来证明他们是人。因而缓解方案应该能够确保符合用户体验。
保护用户体验
就算在DDoS攻击防护的泥潭中挣扎,不加区别地黑洞掉所有的僵尸网络流量也会严重影响业务。高效的DDoS防护应该能够以精确超找识别为核心,允许合法的机器继续访问网站或者业务。
持续防护
经济全球化下,在线业务也应用不宕机,这也意味着DDoS防护占率也要能够满足24x365的监护。这需要一定的人力支持,但实际上通常很难交付很好的稳定性。如果能够有自动化的防护方案则为最佳,减少人为造成的风险。
监控应用和网络流量
监控应用和网络流量,提供IT安全管理者稳定的可视化DDoS攻击态势呈现。安全管理者能够回顾流量、应用性能、反常行为、协议违规等等。实时的流量监控应该是数据驱动的,能够响应DDoS威胁。
服务器被ddos攻击了怎么办?
1.减少公开暴露
对于企业来说,减少公开暴露是防御 DDoS 攻击的有效方式,对 PSN 网络设置安全群组和私有网络,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方式,能够有效防御网络黑客对于系统的窥探和入侵。具体措施包括禁止对主机的非开放服务的访问,限制同时打开的 SYN 最大连接数,限制特定 IP 地址的访问,启用防火墙的防 DDoS 的属性等。
2.利用扩展和冗余
DDoS 攻击针对不同协议层有不同的攻击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利用扩展和冗余可以防患于未然,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扩展性,确保在 DDoS 攻击期间可以按需使用,尤其是系统在多个地理区域同时运行的情况下。任何运行在云中的虚拟机实例都需要保证网络资源可用。
微软针对所有的 Azure 提供了域名系统(DNS)和网络负载均衡,Rackspace 提供了控制流量流的专属云负载均衡。结合 CDN 系统通过多个节点分散流量,避免流量过度集中,还能做到按需缓存,使系统不易遭受 DDoS 攻击。
3.充足的网络带宽保证
网络带宽直接决定了能抗受攻击的能力,假若仅仅有 10M 带宽的话,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很难对抗当今的 SYNFlood 攻击,至少要选择 100M 的共享带宽,最好的当然是挂在1000M 的主干上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主机上的网卡是 1000M 的并不意味着它的网络带宽就是千兆的,若把它接在 100M 的交换机上,它的实际带宽不会超过 100M,再就是接在 100M 的带宽上也不等于就有了百兆的带宽,因为网络服务商很可能会在交换机上限制实际带宽为 10M,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4.分布式服务拒绝 DDoS 攻击
所谓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分布式数据中心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分散 DDoS 攻击的流量,防御攻击也更加容易。
5.实时监控系统性能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对于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控也是预防 DDoS 攻击的重要方式。不合理的 DNS 服务器配置也会导致系统易受 DDoS 攻击,系统监控能够实时监控系统可用性、API、CDN 以及 DNS 等第三方服务商性能,监控网络节点,清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新出现的漏洞及时进行清理。骨干节点的计算机因为具有较高的带宽,是黑客利用的最佳位置,因此对这些主机加强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选择使用香港的高防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