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读后感800字
- 2、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 3、需要一篇读后感,800字
- 4、读后感800字的
- 5、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 6、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800字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前不久,我就读了这本好书。
关于革命一类的书籍看得不是很多,但也涉猎过一些,但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是最大的。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保尔 柯察金”的青年。在他十二,三岁时,母亲把他送进了学堂。保尔的家庭很贫困,母亲在给别人做佣人,哥哥是一个电工,而父亲很早就死了。所以,进学堂对于保尔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因为保尔对于教书先生的不公平,对于教书先生对他的百般刁难感到十分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很快,他被学堂开除了。由于生活的无奈,母亲把他送到一个饭馆做伙计。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这个社会的最低层。那儿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然后,在哥哥的帮助下,他被调到了发电厂做了一个电工。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个名叫朱赫来的水兵。在他那儿,保尔接触到了一连串的新鲜事物,关于团组织,党组织以及革命。一些日子以后,保尔偶然得到了一把手枪,也因为杀了一个敌人,为了逃难离开了母亲哥哥以及生长的家乡。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参加了革命。以后的八年,他都热衷于革命事业。虽然只是八年,对于生命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与某些人的生命比起来,这八年比别人活了三辈子还要珍贵。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缠绕着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克服着。后来,由于神经遭受破害,导致自己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他还是用他仅有的一点点儿生命写成了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对于保尔来说,能写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只读过三年书。以前写文章,总有几十处修辞有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大量阅读书籍,完成了一个对于他来说的奇迹。当这一本书发表以后,他的生命又重新燃烧起来了。
当然,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在很多人来说,是有点儿看不懂的,这并不难明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这样的精神还是可以延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就像保尔一样,为了革命的事业坚持到底,无论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挫折都不屈服。这就是所谓的百折不挠。当然,现在我们这儿没有战争,但是生活中一样的会出现很多的困难,虽然不大,但我们仍旧需要用我们的精神去克服他们,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不要惧怕生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当一个人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坚持在人烟稀少的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海岛上诱人的阳光、海浪、沙滩、棕榈树……还会是我们的梦境吗!
《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主人公鲁滨逊被漂流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孤岛上,在无助与孤独中,如何适应荒岛生活,依靠智慧和勇气,克服困难,让生命延续,并且找到生活乐趣的这样一个奇妙故事。
鲁滨逊并未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那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逊同困境抗争的过程,而这些困境又是几乎每个人都曾体会到的:黑暗,饥饿,恐惧,孤独……
这时候,鲁滨逊面对困境,发出求生动力,坚定改变恶劣环境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别人没办法给他的。只有他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会有活着回家的机会。
没有人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曾经这样说道:“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也许就是因为心中的那个信念,在支撑着这位伟大的人艰难的活着。在鲁滨逊看来,天底下没有什么人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坚持信念,一切难题都可以解决。
其实在我们学习中不同样需要具备鲁滨逊那样不懈努力、坚持信念的精神吗?
我们的学生时代,学习的进步就像鲁滨逊身陷孤岛、面对困境、坚持信念一样,是苦中求乐、先苦后甜的过程。比如爱迪生几乎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8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说:“我一生从未做过一天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就是这个从未进过学校的人,这个报童出身的人,视工作为快乐,发明了灯泡、电话等一千多个专利产品,改变了我们世人的生活。
还有个小男孩叫艾克,他经常与家人一起打扑克牌。有天晚上,他连续几把都抓到破牌,就不高兴了,开始抱怨起来。母亲严肃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把手上的牌玩下去。发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生活就是这样。”后来,艾克在遇到生活困境时,总是会想起母亲的话,总是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面对挑战。他从一个平民家庭走出,从士官而成为上校,后来成为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最终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艾森豪威尔。
其实,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异并不大,学习条件也相差不多,关键要刻苦、讲究方法,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开好头、不找借口、咬牙坚持,把自己当作鲁滨逊身在无人海岛、坚持信念,就一定会和鲁滨逊一样成功!
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妖魔鬼怪,终于到达西天,取回了真经.唐僧能取回真经,不仅仅是因为有三个勇敢的徒弟,更主要的是他本人有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毅力.无论是遇到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还是各种美女诱惑他,他都毫不动摇,抱定一个信念,不悲观,不气馁,最后取得了胜利.取经路上的千难万险,千辛万苦,靠的是什么 我想,一是勇气,二是智慧.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孙悟空等人都是毫无俱色,又斗智又斗勇,想方设法打败了一个个妖魔鬼怪,赢得了一片片赞叹声. 俗话说:团结一心,其力断金.孙悟空等人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虽也有矛盾,但最后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保师傅,上天入地,遍寻各方神怪,甚至不惜劳动南海观音与西天佛祖帮助,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团结,就没有最后四人终成正果.
《西游记》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我想,除了学习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毅力,不悲观,不气馁,齐心协力,团结一心的精神外,更要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昌盛,努力学习,炼好一身本领,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忠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身的美好果实的人.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书.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
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
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
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菜尔
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拜耶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 ……霍姆斯
我这样告诉女儿——你真棒!语言其实也会在无形中塑造一个孩子.你说他傻的时候,他就想怎么个傻法,把那个"傻"想得很具体.虽然开始他还停留在委屈上,如果再发展一步,他心里会想——说我傻,说我傻成什么样,我就傻成什么样——于是他就真的有点"傻"了.相反的,你说他很棒,很聪明,他就很高兴.接着他就往聪明的地方去想.所以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时候,要知道语言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我建议爸爸妈妈要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讲,用正面的信息去跟孩子讲话,让他脑子里出现的是正面的信息,这样他就会用正确的信息来塑造自己.爸爸妈妈们,应该以积极的,上进的方式来鼓励她.告诉孩子——你真棒!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家长,不是说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富裕的生活,而是要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要给他一种安全感和信心.现在就请告诉孩子——你真棒!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相信你的父母,天下最爱你的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没有人比他们更爱你了
需要一篇读后感,8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
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
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
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
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读后感 )
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
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
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
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
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
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
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
造。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
《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
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
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读后感800字的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读后感
闲暇时间,看了《感性做人理性做事》这本书,看后感受颇深,感性与理性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人们总是喜欢把理性视为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准。的确,人总是要长大成人的,一个人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以及对人生的彻底感悟,才会在理性中升华,才会明自人世间中的真真实实、虚虚幻幻,寻求到内心中的一份坦然与平静,有了一套属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颇有一番“我是过来人”的欣慰。有人说:“没有迷恋,何来觉悟。”由此是不是可以说:没有感性,何来理性呢?没有感,何来悟呢?没有悟,何来道呢?没有道,何来理呢?感性无处不在飘于生活问存于心灵里人的喜怒哀乐,多愁善感;人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无不在感性中散发,又不得不在理性中收敛所以人总是在感性与理件之间不断徘徊。没有感性,缺乏生机与活力;没有理性,缺乏秩序与原则。
从时间上讲感性是瞬间.理性始永恒。感性易生易灭,最终归于零;理性在过程中积累,最终达到永恒的境界。从心理上讲,感性是冲动,是画面,是美梦,理性是规则,单调乏味,令人厌倦;从做事的角度上讲,感性是愚蠢,理性是高明;从创新的角度上讲,感性是永生的火焰,理性是最亮丽的火心。从成功的角度讲,感性最终依靠理性来照亮,感性的东西最终归于理性之中才会成功。
做人感性好,这样你才会有魅力,你才会开心,才会决乐,才会抛弃世间所有凡尘杂念,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不会管的那么多,一切随缘,一切顺其自然。耍记住:是你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要求你去改造世界,所以怎样做好你自己,活出你自已,体现出你存在的价值,成为了你做人的动力做事理性好,这样你才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更容易达到成功。而不是凭着脑子发热,异想天开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只会把事清弄得团糟。这种人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永远领略不到成功的风采。理性的人办事沉稳谨慎,环环相扣,思维严密,效率明显,成绩斐然,深得别人的器重和赞美,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感性做人,理胜做事,相信你能散发出人生绚丽多姿的色彩,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环境中活出自己的个性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生存、发展,打造出自己的成功人生!从而“做最好的自己”。
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写读后感的要诀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读后感 8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美)马克·吐温。类型:儿童。本文作者:愿咸与恒。
虽说是儿童文学吧,但是就算是成年人也会喜欢的。
汤姆生活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父母双亡受姨妈照料。他不喜欢上学,脑子里都是鬼点子,经常干出一些让人人忍俊不禁的事情。
比如他靠小聪明获奖,可是却背不出《圣经》里面的常识等等(哈哈)。另外汤姆还喜欢班上一个新来的小女孩贝姬,两个人还像模像样地举行了订婚仪式……
后来有一次他和自己的铁哥们儿哈克贝利(以后会说到他),半夜无意中目睹了一起谋杀案。他们害怕把真凶说出来会遭到报复,于是保持沉默。可是另一个无辜的人却被认为是杀人犯。良心的谴责和不安让汤姆越来越压抑,而且贝姬也不搭理他了。于是他和两个伙伴哈克以及乔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弄得家长都以为他们淹死了,不胜悲叹……
可是没过几天,他们觉得岛上的生活很无聊,于是汤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就是他们去参加自己的葬礼(好点子)。
回来之后,他们都成了英雄,汤姆和贝姬也重归于好了,省得两个人再遭受相思之苦(咳咳)。眼看无辜的人就要被处死,汤姆最终还是勇敢的站了出来,指认了真凶。不过杀人凶手逃走了,汤姆和哈克还是担惊受怕怕遭到报复。
两个男孩觉得无聊,于是就去一处“鬼屋”找寻宝藏,宝藏没找到,居然发现了杀人凶手(此处很惊险),差一点儿就被发现了,但是他们也得到了宝藏的消息……
接下来就是跟踪,盯梢。杀人凶手有一大笔钱藏在某处,但是一连好多天他们得不到任何消息,就剩下哈克一个人在追踪了,汤姆去和贝姬野营去了(感觉像是约会)。
话分两头,哈克看到杀人凶手打算报复一户人家,于是不顾危险前去报信,总算救了那位太太。而汤姆和贝姬却在一处岩洞中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没有食物,简直快被饿死了,这还不算,岩洞中还有那个杀人凶手……
小镇中又是一片残云惨淡,大人们已经放弃了搜救,认为汤姆和贝姬已经不在了。但是在困在了岩洞中三天之后,汤姆还是找到了出口,于是举镇欢腾。
而因为怕别人再在岩洞中迷路,大人们封住了洞口,汤姆得知此事已经是两周之后,杀人凶手便被活活饿死在了岩洞之中,非常凄惨,不过总算,汤姆和哈克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等大家都恢复了,汤姆和哈克找到了杀人凶手留下来的宝藏,那是一大笔钱啊,这下两个孩子再也不会被人们瞧不起了,走到哪里都惹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同时也引领了小镇上大人们的寻宝热情(写得太深刻了,呵呵)。
寡妇道格拉斯太太为了报答哈克,打算收养哈克,但是哈克过不惯上等人的生活,想和汤姆去当海盗,汤姆劝他还是在坚持一个月吧……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是儿童文学,但是即便是成年人读起来相信也不会乏味的,其中比如汤姆的姨妈迷信各种保健品,学校枯燥乏味,小镇居民害怕杀人凶手等等,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像是十九世纪的美国,感觉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感受一样,完全没有距离感。可见,好的文学作品果然是可以超越国界和时间的。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就是里面男孩子们的感受——宁愿当一年海盗,也不愿当一辈子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