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事护网行动?
- 2、渗透测试和攻防演练的区别
- 3、护网行动是什么?
- 4、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 5、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如何发现漏洞
- 6、国家电网 攻防演练什么意思
什么事护网行动?
是一场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是针对全国范围的真实网络目标为对象的实战攻防活动。各大企事业单位、部属机关,大型企业(不限于互联网),一般持续时间为三周。
在未来,护网行动将会进一步扩大,同样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护网行动经验分享
防扣分技巧:非所属资产被扣分一定要上诉;若攻击方提供的报告是内网资产,要求证明是我方资产;保持严谨态度,无确凿证据绝不承认。
加分技巧:关注文件沙箱告警日志,分析样本;关注高危漏洞告警,例如反序列化,注入类漏洞,系统层获取权限类漏洞;对攻击信息收集充分的可以联系裁判组进行仲裁。
防护建议:善用IP封禁,境外IP一律封禁;加强内网防护;专职样本分析人员;漏洞利用攻击和木马攻击是避免失分;英文钓鱼邮件不得分。
内外部沟通:报告上报内容:源IP事件类型,流量分析(全流量),有样本需分析样本并附上样本,切忌只截设备告警图;内部沟通以微信为主,避免流程限制时效。
红队攻击方式
web攻击、主机攻击、已知漏洞、敏感文件、口令爆破。
由公安部组织包括国家信息安全队伍、军队、科研机构、测评机构、 安全公司等共百余支队伍,数百人组成。
攻击方式:在确保防守方靶心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如禁用DDoS类攻击),不限制攻击路径,模拟可能使用的任意方法,以提权控制业务、获取数据为最终目的!但攻击过程受到监控。
蓝队防守方式
1、极端防守策略
全下线:非重要业务系统全部下线;目标系统阶段性下线;
狂封IP:疯狂封IP (C段)宁可错杀1000,不能放过1个;
边缘化:核心业务仅保留最核心的功能且仅上报边缘系统。
2、积极防守策略
策略收紧常态化:联系现有设备的厂商将现有的安全设备策略进行调整,将访问控制策略收紧,数据库、系统组件等进行加固。
减少攻击暴露面:暴露在互联网上的资产,并于能在互联网中查到的现网信息进行清除。
各种口令复杂化:不论是操作系统、业务入口,还是数据库、中间件,甚至于主机,凡是需要口令认证的都将口令复杂化设置。
核心业务白名单:将核心业务系统及重要业务系统做好初始化的工作,记录业务正常产生的流量,实施白名单策略。
主机系统打补丁:对业务系统做基线核查,将不符合标准的项进行整改,并对业务系统做漏洞检查,并对找出的脆弱想进行整改。
渗透测试和攻防演练的区别
区别是一个是模拟,一个是实战。红蓝队对抗便是针对此方面的测试。红蓝队对抗是以蓝队模拟真实攻击,红队负责防御(与国外刚好相反),最终的结果是攻防双方都会有进步。
红蓝队对抗能挖掘出渗透测试中所没注意到风险点,并且能持续对抗,不断提升企业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因内部技术人员对自身网络状况比较了解,所以一般红蓝队对抗会选用内部企业人员。
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行为,评估企业网络资产的状况。通过渗透测试,企业及机构可以了解自身全部的网络资产状态,可以从攻击角度发现系统存在的隐性安全漏洞和网络风险,有助于进一步企业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渗透测试结束后,企业还可以了解自身网络系统有无合法合规、遵从相关安全条例。渗透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安全防护手段,让安全防护从被动转换成主动,正被越来越多企业及机构认可。
护网行动是什么?
护网行动是一场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护网2019由公安部11局组织,于2019.6.10开始,持续3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真实网络目标为对象的实战攻防活动,旨在发现、暴露和解决安全问题,检验我国各大企事业单位、部属机关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所发挥的作用正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在接受互联网安全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国家仍可主导互联网信息安全并创立多种互联网安全治理形式。国家应该在特定的时间点,把精力集中于特定信息技术在特定领域及政府机构的影响上。
信息化时代的复杂性需要国家的主导作用:
国家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所处的高度和能发挥的作用,不是非国家行为主体可以比拟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比如其关注的问题一般较为单一,过分注重追求单个利益目标,而忽视政策的平衡性和整体性等。
国家在设定国际法律规范、规定各类行为主体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以标准化促进全球互联网安全和业界共识、通过国家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等模式治理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完全可以居于主导地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国际机制和政策工具。
而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国家还需创新并主导互联网安全的治理模式。由国家提供互联网安全的“公共产品”或将受益人集中于一个平台上共同维持“公共产品”。
在处理非国家行为主体方面,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国家都可从分析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行为出发,利用其建设性的、积极的一面,以实现维护全球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最终目标。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国家主导是关键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不安全了,所以有安全隐患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如何发现漏洞
1、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在编写时产生的错误,这个缺陷或错误可以被不法者或者电脑黑客利用,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您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您的系统。
2、漏洞会影响到的范围很大,包括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换而言之,在这些不同的软硬件设备中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在不同种类的软、硬件设备,同种设备的不同版本之间,由不同设备构成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同种系统在不同的设置条件下,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
国家电网 攻防演练什么意思
据悉,各地电网的收费服务系统,以及超市、网银的代收费系统等都涉及信息安全问题,这些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电网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建设工作。结合信息安全形势,攻防演练组织专家设计训练实战内容,以达到学为致用的专项培训效果,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攻防能力。
信息安全培训一般分为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两方面。“培训有利于我们今后全面排查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准确调查信息安全事件,及时消除信息安全威胁。”无论是加速APP应用还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在国家电网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关注。
网络攻防演习活动大致可分四个阶段:备战阶段、实战阶段、决战阶段和总结阶段。
在攻防演习备战阶段,参演单位需对已有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分析网络架构及进行安全风险(威胁)识别;同时需成立攻防小组,制定针对性的攻防演练应急预案,并参考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建立安全防御体系。
在攻防演习备战阶段,参演单位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对网络和目标系统的关联资产进行安全自查,结合基线核查、配置扫描及漏洞扫描等手段,梳理已有安全措施,发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参演单位结合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已有的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措施补充完善、安全加固。在技术方面全面完善基础安全加固、网络区域合理划分、安全监测、风险预警和事件分析等措施;管理方面完善“攻防演习领导小组”工作流程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在进行防护目标加固时,应安全技术与管理并重,将制定的针对性技术方案责任到人,按照项目实施计划严格进行进度把控,确保技术整改措施落地。
在攻防演习实战阶段,攻守双方正式进行演练,防守方保障目标业务系统的安全,需从攻击监测、攻击分析、事件上报、事件研判、攻击阻断、应急响应、漏洞修复和追踪溯源等方面进行全面安全防护。
在攻防演习决战阶段,攻击方发起的各类攻击是检验防守方各部门在遭遇网络攻击时发现和协同处置安全风险的能力,对检验参演单位应急方案有效性和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与提高技术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