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接单的黑客网站

黑客技术入门,黑客技术自学,苹果黑客技术,黑客网站,黑客工具

高端的黑客往往采用(常见的黑客技术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哪几种.????..````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1)瞒天过海 (2)趁火打劫 (3)无中生有 (4)暗渡陈仓 (5)舌里藏刀 (6)顺手牵羊 (7)供尸还魂 (8)调虎离山 (9)抛砖引玉 (10)湿水摸鱼 (11)远交近攻 (12)偷梁换柱 (13)反客为主。黑客常有连环计,防不胜防,不可不小心。

1、瞒天过海,数据驱动攻击

当有些表面看来无害的特殊程序在被发送或复制到网络主机上并被执行发起攻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例如:一种数据驱动的攻击可以造成一台主机修改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从而使黑客下一次更容易入侵该系统。

2、趁火打劫,系统文件非法利用

UNIX系统可执行文件的目录,如/bin/who可由所有的用户进行读访问。有些用户可以从可执行文件中得到其版本号,从而结合已公布的资料知道系统会具有什么样的漏洞。如通过Telnet指令操行就可以知道Sendmail的版本号。禁止对可执文件的访问虽不能防止黑客对它们的攻击,但至少可以使这种攻击变得更困难。还有一些弱点是由配置文件、访问控制文件和缺省初始化文件产生的。最出名一个例子是:用来安装SunOS Version 4的软件,它创建了一个/rhosts文件,这个文件允许局域网(因特网)上的任何人,从任何地方取得对该主机的超级用户特权。当然,最初这个文件的设置是为了从网上方便地进行安装,而不需超级用户的允许和检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操作系统设计的漏洞为黑客开户了后门,针对WIN95/WIN NT一系列具体攻击就是很好的实例。

3、无中生有,伪造信息攻击

通过发送伪造的路由信息,构造系统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虚假路径,从而使流向目标主机的数据包均经过攻击者的系统主机。这样就给人提供敏感的信息和有用的密码。

4、暗渡陈仓,针对信息协议弱点攻击

IP地址的源路径选项允许IP数据包自己选择一条通往系统目的主机的路径。设想攻击者试图与防火墙后面的一个不可到达主机A连接。他只需要在送出的请求报文中设置IP源路径选项,使报文有一个目的地址指向防火墙,而最终地址是主机A。当报文到达防火墙时被允许通过,因为它指向防火墙而不是主机A。防火墙的IP层处理该报文的源路径被改变,并发送到内部网上,报文就这样到达了不可到达的主机A。

5、笑里藏刀,远端操纵

缺省的登录界面(shell scripts)、配置和客户文件是另个问题区域,它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配置一个程序的执行环境。这有时会引起远端操纵攻击:在被攻击主机上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该程序显示一个伪造的登录界面。当用户在这个伪装的界面上输入登录信息(用户名、密码等)后,该程序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传送到攻击者主机,然后关闭界面给出“系统故障”的提示信息,要求用户重新登录。此后才会出现真正的登录界面。在我们能够得到新一代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统版本之前,类似的攻击仍会发生。防火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到受保护网的主机上。例如可以在进行报文过滤时,禁止外部主机Telnet登录到内部主机上。

6、顺手牵羊,利用系统管理员失误攻击

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 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保垒最容易从内攻破。因而人为的失误,如WWW服务器系统的配置差错,普通用户使用户使用权限扩大,这样就给黑客造成了可趁之机。黑客常利用系统管理员的失误,收集攻击信息。如用finger、netstat、arp、mail、grep等命令和一些黑客工具软件。

7、借尸还魂,重新发送(REPLAY)攻击

收集特定的IP数据包;篡改其数据,然后再一一重新发送,欺骗接收的主机。

8、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对ICMP报文的攻击,尽管比较困难,黑客们有时也使用ICMP报文进行攻击。重定向消息可以改变路由列表,路由器可以根据这些消息建议主机走另一条更好的路径。攻击者可以有效地利用重定向消息把连接转向一个不可靠的主机或路径,或使所有报文通过一个不可靠主机来转发。对付这种威肋的方法是对所有ICMP重定向报文进行过滤,有的路由软件可对此进行配置。单纯地抛弃所有重定向报文是不可取的:主机和路由器常常会用到它们,如一个路器发生故障时。

9、抛砖引玉,针对源路径选项的弱点攻击

强制报文通过一个特定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这样的报文可以用来攻陷防火墙和欺骗主机。一个外部攻击者可以传送一个具有内部主机地址的源路径报文。服务器会相信这个报文并对攻击者发回答报文,因为这是IP的源路径选项要求。对付这种攻击最好的办法是配置好路由器,使它抛弃那些由外部网进来的却声称是内部主机的报文。

10、混水摸鱼,以太网广播攻击

将以太网接口置为乱模式(promiscuous),截获局部范围的所有数据包,为我所用。

11、远交近攻,跳跃式攻击

现在许多因特网上的站点使用UNIX操作系统。黑客们会设法先登录到一台UNIX的主机上,通过该操作系统的漏洞来取得系统特权,然后再以此为据点访问其余主机,这被称为跳跃(Island-hopping)。

黑客们在达到目的主机之前往往会这样跳几次。例如一个在美国黑客在进入美联邦调查局的网络之前,可能会先登录到亚洲的一台主机上,再从那里登录到加拿大的一台主机,然后再跳到欧洲,最后从法国的一台主机向联邦调查局发起攻击。这样被攻击网络即使发现了黑客是从何处向自己发起了攻击,管理人员也很难顺藤摸瓜找回去,更何况黑客在取得某台主机的系统特权后,可以在退出时删掉系统日志,把“藤”割断。你只要能够登录到UNIX系统上,就能相对容易成为超级用户,这使得它同时成为黑客和安全专家们的关注点。

12、偷梁换柱,窃取TCP协议连接

网络互连协议也存在许多易受攻击的地方。而且互连协议的最初产生本来就是为了更方便信息的交流,因此设计者对安全方面很少甚至不去考虑。针对安全协议的分析成为攻击的最历害一招。

在几乎所有由UNIX实现的协议族中,存在着一个久为人知的漏洞,这个漏沿使得窃取TCP连接成为可能。当TCP连接正在建立时,服务器用一个含有初始序列号的答报文来确认用户请求。这个序列号无特殊要求,只要是唯一的就可以了。客户端收到回答后,再对其确认一次,连接便建立了。TCP协议规范要求每秒更换序列号25万次。但大多数的UNIX系统实际更换频率远小于此数量,而且下一次更换的数字往往是可以预知的。而黑客正是有这种可预知服务器初始序列号的能力使得攻击可以完成。唯一可以防治这种攻击的方法是使初始序列号的产生更具有随机性。最安全的解决方法是用加密算法产生初始序列号。额外的CPU运算负载对现在的硬件速度来说是可以忽略的。

13、反客为主,夺取系统控制权

在UNIX系统下,太多的文件是只能由超级用户拥有,而很少是可以由某一类用户所有,这使得管理员必须在root下进行各种操作,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安全的。黑客攻击首要对象就是root,最常受到攻击的目标是超级用户Password。严格来说,UNIX下的用户密码是没有加密的,它只是作为DES算法加密一个常用字符串的密钥。现在出现了许多用来解密的软件工具,它们利用CPU的高速度究尽式搜索密码。攻击一旦成功,黑客就会成为UNIX系统中的皇帝。因此,将系统中的权利进行三权分立,如果设定邮件系统管理员管理,那么邮件系统邮件管理员可以在不具有超级用户特权的情况下很好地管理邮件系统,这会使系统安全很多。

此外,攻击者攻破系统后,常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删除系统运行日志,使自己不被系统管理员发现,便以后东山再起。故有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之说,作为网络攻击者会竭尽一切可能的方法,使用各种计谋来攻击目标系统。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论述题 网络黑客主要攻击手段有哪些

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溶入到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我们使用电脑时就得时时考虑被网络攻击的防范工作。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要想尽量的免遭黑客的攻击,当然就得对它的主要手段和攻击方法作一些了解。闲话少说,咱这就入正题!

(一)黑客常用手段

1、网络扫描--在Internet上进行广泛搜索,以找出特定计算机或软件中的弱点。

2、网络嗅探程序--偷偷查看通过Internet的数据包,以捕获口令或全部内容。通过安装侦听器程序来监视网络数据流,从而获取连接网络系统时用户键入的用户名和口令。

3、拒绝服务 -通过反复向某个Web站点的设备发送过多的信息请求,黑客可以有效地堵塞该站点上的系统,导致无法完成应有的网络服务项目(例如电子邮件系统或联机功能),称为“拒绝服务”问题。

4、欺骗用户--伪造电子邮件地址或Web页地址,从用户处骗得口令、信用卡号码等。欺骗是用来骗取目标系统,使之认为信息是来自或发向其所相信的人的过程。欺骗可在IP层及之上发生(地址解析欺骗、IP源地址欺骗、电子邮件欺骗等)。当一台主机的IP地址假定为有效,并为Tcp和Udp服务所相信。利用IP地址的源路由,一个攻击者的主机可以被伪装成一个被信任的主机或客户。

5、特洛伊木马--一种用户察觉不到的程序,其中含有可利用一些软件中已知弱点的指令。

6、后门--为防原来的进入点被探测到,留几个隐藏的路径以方便再次进入。

7、恶意小程序--微型程序,修改硬盘上的文件,发送虚假电子邮件或窃取口令。

8、竞争拨号程序--能自动拨成千上万个电话号码以寻找进入调制解调器连接的路径。逻辑炸弹计算机程序中的一条指令,能触发恶意操作。

9、缓冲器溢出-- 向计算机内存缓冲器发送过多的数据,以摧毁计算机控制系统或获得计算机控制权。

10、口令破译--用软件猜出口令。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监视通信信道上的口令数据包,破解口令的加密形式。

11、社交工程--与公司雇员谈话,套出有价值的信息。

12、垃圾桶潜水--仔细检查公司的垃圾,以发现能帮助进入公司计算机的信息。

(二)黑客攻击的方法:

1、隐藏黑客的位置

典型的黑客会使用如下技术隐藏他们真实的IP地址:

利用被侵入的主机作为跳板;

在安装Windows 的计算机内利用Wingate 软件作为跳板;利用配置不当的Proxy作为跳板。

更老练的黑客会使用电话转接技术隐蔽自己。他们常用的手法有:利用800 号电话的私人转接服务联接ISP, 然后再盗用他人的账号上网;通过电话联接一台主机,再经由主机进入Internet。

使用这种在电话网络上的"三级跳"方式进入Internet 特别难于跟踪。理论上,黑客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如果黑客使用800号拨号上网,他更不用担心上网费用。

2、网络探测和资料收集

黑客利用以下的手段得知位于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主机名。

使用nslookup 程序的ls命令;

通过访问公司主页找到其他主机;

阅读FTP服务器上的文挡;

联接至mails erver 并发送 expn请求;

Finger 外部主机上的用户名。

在寻找漏洞之前,黑客会试图搜集足够的信息以勾勒出整个网络的布局。利用上述操作得到的信息,黑客很容易列出所有的主机,并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

3、找出被信任的主机

黑客总是寻找那些被信任的主机。这些主机可能是管理员使用的机器,或是一台被认为是很安全的服务器。

一步,他会检查所有运行nfsd或mountd的主机的NFS输出。往往这些主机的一些关键目录(如/usr/bin、/etc和/home)可以被那台被信任的主机mount。

Finger daemon 也可以被用来寻找被信任的主机和用户,因为用户经常从某台特定的主机上登录。

黑客还会检查其他方式的信任关系。比如,他可以利用CGI 的漏洞,读取/etc/hosts.allow 文件等等。

分析完上述的各种检查结果,就可以大致了解主机间的信任关系。下一步, 就是探测这些被信任的主机哪些存在漏洞,可以被远程侵入。

4、找出有漏洞的网络成员

当黑客得到公司内外部主机的清单后,他就可以用一些Linux 扫描器程序寻找这些主机的漏洞。黑客一般寻找网络速度很快的Linux 主机运行这些扫描程序。

所有这些扫描程序都会进行下列检查:

TCP 端口扫描;

RPC 服务列表;

NFS 输出列表;

共享(如samba、netbiox)列表;

缺省账号检查;

Sendmail、IMAP、POP3、RPC status 和RPC mountd 有缺陷版本检测。

进行完这些扫描,黑客对哪些主机有机可乘已胸有成竹了。

如果路由器兼容SNMP协议,有经验的黑客还会采用攻击性的SNMP 扫描程序进行尝试,

关于黑客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那么,什么是黑客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怯泄氐缒园踩�闹�丁P矶喙�竞驼���挂丫��牒诳臀��羌煅橄低车陌踩�裕�踔粱骨胨�巧杓菩碌谋0补娉獭T诹矫�诳土��⑾滞�肮�旧杓频男庞每ü何锍绦虻娜毕莶⑾蛏探绶⒊龉�嬷�螅��靶拚�巳毕莶⑿�季侔烀��巴�叭毕荽蠼比�钡木喝��切┓⑾趾驼业礁霉�静�分邪踩�┒吹暮诳涂苫?000美元奖金。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2,黑客攻击

一些黑客往往回采取一些几种方法,但是我很想说的是,一个优秀的黑客绝不会随便攻击别人的。

1)、获取口令

这又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网络监听非法得到用户口令,这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危害性极大,监听者往往能够获得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账号和口令,对局域网安全威胁巨大;二是在知道用户的账号后(如电子邮件@前面的部分)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强行破解用户口令,这种方法不受网段限制,但黑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三是在获得一个服务器上的用户口令文件(此文件成为Shadow文件)后,用暴力破解程序破解用户口令,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黑客获得口令的Shadow文件。此方法在所有方法中危害最大,因为它不需要像第二种方法那样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登录服务器,而是在本地将加密后的口令与Shadow文件中的口令相比较就能非常容易地破获用户密码,尤其对那些弱智用户(指口令安全系数极低的用户,如某用户账号为zys,其口令就是zys666、666666、或干脆就是zys等)更是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甚至几十秒内就可以将其干掉。

2)、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程序可以直接侵入用户的电脑并进行破坏,它常被伪装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戏等诱使用户打开带有特洛伊木马程序的邮件附件或从网上直接下载,一旦用户打开了这些邮件的附件或者执行了这些程序之后,它们就会象古特洛伊人在敌人城外留下的藏满士兵的木马一样留在自己的电脑中,并在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中隐藏一个可以在windows启动时悄悄执行的程序。当您连接到因特网上时,这个程序就会通知黑客,来报告您的IP地址以及预先设定的端口。黑客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再利用这个潜伏在其中的程序,就可以任意地修改您的计算机的参数设定、复制文件、窥视你整个硬盘中的内容等,从而达到控制你的计算机的目的。

3)、WWW的欺骗技术

在网上用户可以利用IE等浏览器进行各种各样的WEB站点的访问,如阅读新闻组、咨询产品价格、订阅报纸、电子商务等。然而一般的用户恐怕不会想到有这些问题存在:正在访问的网页已经被黑客篡改过,网页上的信息是虚假的!例如黑客将用户要浏览的网页的URL改写为指向黑客自己的服务器,当用户浏览目标网页的时候,实际上是向黑客服务器发出请求,那么黑客就可以达到欺骗的目的了。

4)、电子邮件攻击

电子邮件攻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电子邮件轰炸和电子邮件“滚雪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邮件炸弹,指的是用伪造的IP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向同一信箱发送数以千计、万计甚至无穷多次的内容相同的垃圾邮件,致使受害人邮箱被“炸”,严重者可能会给电子邮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带来危险,甚至瘫痪;二是电子邮件欺骗,攻击者佯称自己为系统管理员(邮件地址和系统管理员完全相同),给用户发送邮件要求用户修改口令(口令可能为指定字符串)或在貌似正常的附件中加载病毒或其他木马程序(据笔者所知,某些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有定期给用户免费发送防火墙升级程序的义务,这为黑客成功地利用该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欺骗只要用户提高警惕,一般危害性不是太大。

5)、通过一个节点来攻击其他节点

黑客在突破一台主机后,往往以此主机作为根据地,攻击其他主机(以隐蔽其入侵路径,避免留下蛛丝马迹)。他们可以使用网络监听方法,尝试攻破同一网络内的其他主机;也可以通过IP欺骗和主机信任关系,攻击其他主机。这类攻击很狡猾,但由于某些技术很难掌握,如IP欺骗,因此较少被黑客使用。

6)、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受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的发送方和接受方是谁。此时,如果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例如NetXray for windows 95/98/nt,sniffit for linux 、solaries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帐号在内的信息资料。虽然网络监听获得的用户帐号和口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监听者往往能够获得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帐号及口令。

7)、寻找系统漏洞

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98中的共享目录密码验证漏洞和IE5漏洞等,这些漏洞在补丁未被开发出来之前一般很难防御黑客的破坏,除非你将网线拔掉;还有一些漏洞是由于系统管理员配置错误引起的,如在网络文件系统中,将目录和文件以可写的方式调出,将未加Shadow的用户密码文件以明码方式存放在某一目录下,这都会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应及时加以修正。

8)、利用帐号进行攻击

有的黑客会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缺省账户和密码进行攻击,例如许多UNIX主机都有FTP和Guest等缺省账户(其密码和账户名同名),有的甚至没有口令。黑客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如Finger和Ruser等收集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这类攻击只要系统管理员提高警惕,将系统提供的缺省账户关掉或提醒无口令用户增加口令一般都能克服。

9)、偷取特权

利用各种特洛伊木马程序、后门程序和黑客自己编写的导致缓冲区溢出的程序进行攻击,前者可使黑客非法获得对用户机器的完全控制权,后者可使黑客获得超级用户的权限,从而拥有对整个网络的绝对控制权。这种攻击手段,一旦奏效,危害性极大。

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下面为大家介绍4种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小编注:密码破解当然也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

后门程序

由于程序员设计一些功能复杂的程序时,一般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将整个项目分割为多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调试,这时的后门就是一个模块的秘密入口。在程序开发阶段,后门便于测试、更改和增强模块功能。正常情况下,完成设计之后需要去掉各个模块的后门,不过有时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如将其留在程序中,便于日后访问、测试或维护)后门没有去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穷举搜索法发现并利用这些后门,然后进入系统并发动攻击。

信息炸弹

信息炸弹是指使用一些特殊工具软件,短时间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超出系统负荷的信息,造成目标服务器超负荷、网络堵塞、系统崩溃的攻击手段。比如向未打补丁的 Windows 95系统发送特定组合的 UDP 数据包,会导致目标系统死机或重启;向某型号的路由器发送特定数据包致使路由器死机;向某人的电子邮件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将此邮箱“撑爆”等。目前常见的信息炸弹有邮件炸弹、逻辑炸弹等。

拒绝服务

又叫分布式D.O.S攻击,它是使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大量数据包消耗系统可用系统、带宽资源,最后致使网络服务瘫痪的一种攻击手段。作为攻击者,首先需要通过常规的黑客手段侵入并控制某个网站,然后在服务器上安装并启动一个可由攻击者发出的特殊指令来控制进程,攻击者把攻击对象的IP地址作为指令下达给进程的时候,这些进程就开始对目标主机发起攻击。这种方式可以集中大量的网络服务器带宽,对某个特定目标实施攻击,因而威力巨大,顷刻之间就可以使被攻击目标带宽资源耗尽,导致服务器瘫痪。比如199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遭到的黑客攻击就属于这种方式。

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一种监视网络状态、数据流以及网络上传输信息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将网络接口设置在监听模式,并且可以截获网上传输的信息,也就是说,当黑客登录网络主机并取得超级用户权限后,若要登录其他主机,使用网络监听可以有效地截获网上的数据,这是黑客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是,网络监听只能应用于物理上连接于同一网段的主机,通常被用做获取用户口令。

为什么黑客自己的电脑不会中毒?

先说明一下 黑客的电脑也会中毒。特别是一些初级的黑客更容易中。 因为使用的黑客软件大多会被杀软报毒,一般用时都关杀软,但是有些黑软都有后门如果自己不回去后门 就很容易中招。

如果 是用木马 只要不自己运行生成的服务端 问题不大(控制权是自己的运行了也没多大关系) 如果是病毒 难免不会中毒,中毒只要掌握手工杀毒的方法就可以了 。

另外,技术好的黑客往往会采用其他防御方法(如系统防火墙等)来进行防御。

最后, 黑客的电脑也会中毒,但是防御做好了 中毒的概率就很小,掌握了手工杀掉的方法,即便是中毒也能自己搞定。

怎么防止黑客或木马?

不是什么问题。

难道你 数据不经过路由器直接收么?

原来整理过这东西,帖在这里“

现在天网流行了。一是因为国产,大家有这个热情,二则功用确实不错。三是大家安全意识高了一些。

但有的人天网一开,就觉得百毒不侵了,想法极端。有人开了天网往往黄色的惊叹号闪个不停。一个兄弟电脑重新启动了几次,以为是黑客攻击,就担心的叫我去看,说被攻击了。其实不是什么事,正常的防火墙拦截信息而已。

可能有很多兄弟也都会对这有疑问的。我仅以我所知解释一些疑问。希望对大家有用。

天网的日志一般有三行:

第一行:数据包发送(接受)时间/发送者IP地址/对方通讯端口/数据包类型/本机通讯端口

第二行:为TCP数据包的标志位,共有六位标志位,分别是:URG、ACK、PSH、RST、SYN、FIN,天网在显示标志位时取这六个标志位的第一个字母即A代表ASK、S代表SYN等 ,其中标志位A、S和F较常用。

ACK:确认标志 提示远端系统已经成功接收所有数据

SYN:同步标志 该标志仅在建立TCP连接时有效,它提示TCP连接的服务端检查序列编号

FIN:结束标志 带有该标志位的数据包用来结束一个TCP会话,但对应端口还处于开放状态,准备接收后续数据。

RST:复位标志,具体作用未知。

第三行:对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会拦截或拒绝,显示为:“该操作被拒绝”,即防火墙拦截了!因此对方不能确定你在线否!

【⑴】:最常见的:尝试用ping来探测本机

··在防火墙规则里设置“防止别人用PING命令探测主机”,你的电脑就不会返回给对方ICMP包,这样别人就无法用PING命令探测你的电脑的存在。这种情况只是简单的ping命令探测,如:ping 210.29.14.130就会出现如下日志:

[11:13:35] 接收到 210.29.14.136 的 ICMP 数据包,

类型: 8 , 代码: 0,

该包被拦截。

这条日志出现的频率很高。IGMP的全称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它是IP协议的扩展,主要用于IP主机向它邻近主机通知组成员身份。通常出现这条日志并不表明电脑受到攻击,不过黑客可以通过编写攻击程序,利用windows本身的BUG,采用特殊格式数据包向目标电脑发动攻击,使被攻击电脑的操作系统蓝屏、死机。蓝屏炸弹一般用的就是IGMP协议。

一般形成IGMP攻击时,会在日志中显示为大量来自于同一IP地址的IGMP数据包。不过,有时收到这样的提示信息也并不一定是黑客或病毒在攻击,在局域网中也会常收到来自网关的类似数据包。

另外:你的机子安装了许多自动在线升级的软件,如瑞星、KV、WINDOWS自动更新、木马克星、魔法兔子等等软件,当这些软件的提供商即服务器,他要升级这些软件时,他在检查他的客户端发出升级指令,这个检查客户的过程就是PING客户。这点被多好朋友忽视。这是是善意的PING 。

··也有另一种PING信息日志:

[14:00:24] 210.29.14.130 尝试用Ping来探测本机,

该操作被拒绝。

这种情况一般是扫描器探测主机,主要目的是探测远程主机是否连网!

··如果偶尔一两条没什么,但如果显示有N个来自同一IP地址的记录,很有可能是别人用黑客工具探测你主机信息或者因为病毒了。如:

[14:00:24] 210.29.14.45 尝试用Ping来探测本机,

该操作被拒绝。

[14:01:09] 210.29.14.132 尝试用Ping来探测本机,

该操作被拒绝。

[14:01:20] 210.29.14.85 尝试用Ping 来探测本机,

该操作被拒绝。

[14:01:20] 210.29.14.68 尝试用Ping 来探测本机,

该操作被拒绝。

若不是黑客所为,那这些机器一般是感染了冲击波类病毒。感染了“冲击波杀手”的机器会通过Ping网内其他机器的方式来寻找RPC漏洞,一旦发现,即把病毒传播到这些机器上。感染局域网传染病毒的机器也会自动发送信息,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先打冲击波补丁,并且查毒。我中了V-King。但同网的就是不杀毒不理会。我只好每天不和他们同时上网。

【⑵】:一些常见端口信息日志

··[16:47:24] 60.31.133.146试图连接本机的135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同上,是利用RPC服务漏洞的冲击波类的蠕虫病毒,该病毒主要攻击手段就是扫描计算机的135端口进行攻击。更新微软的补丁还是必要的。

··[20:01:36] 218.8.124.230试图连接本机的NetBios-SSN[139]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特征:某一IP连续多次连接本机的NetBios-SSN[139]端口,表现为时间间隔短,连接频繁

139端口是NetBIOS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在安装了TCP/IP 协议的同时,NetBIOS 也会被作为默认设置安装到系统中。139端口的开放意味着硬盘可能会在网络中共享;网上黑客也可通过NetBIOS知道你的电脑中的一切!NetBIOS是网络的输入输出系统,尽管现在TCP/IP 协议成为广泛使用的传输协议,但是NetBIOS提供的NetBEUI 协议在局域网中还在被广泛使用。对于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机器,NetBIOS完全没有用处,可以将它去掉。不会吗?自己查

··[16:47:35] 60.31.135.195试图连接本机的CIFS[445]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开了445端口,在局域网中轻松访问各种共享文件夹或共享打印机,但正因为有了它,别有用心者才有了可乘之机

SMB: Windows协议族,用于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

NBT: 使用137(UDP), 138(UDP) and 139 (TCP)来实现基于TCP/IP的NETBIOS网际互联。

在NBT上面,有SMB基础报文头部。SMB可以直接运行于TCP之上而无须NBT

在Windows NT中SMB基于NBT实现。 而在WinXP中,SMB除了基于NBT的实现,还有直接通过445端口实现。 当WinXP(允许NBT)作为client来连接SMB服务器时,它会同时尝试连接139和445端口,如果445端口有响应,那么就发送RST包给139端口断开连接,以455端口通讯来继续.当445端口无响应时,才使用139端口。

135端口是用来提供RPC通信服务的,445和139端口一样,是用来提供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的。正常情况,局域网的机器共享和传输文件(139端口。连接你的135和445端口的机器本身应该是被动地发数据包,或者也有可能是正常的、非病毒的连接——虽然这个可能性比较小。既然如此,那当然也可能是利用聊的人扫描ip段,这个也是常见的,初学黑客技术都这样,十足的狂扫迷,但往往什么也没得到,这种人应该好好看看

TCP/IP协议原理。

前面说了,局域网传播病毒会PING局域网机器,那有漏洞的主机当然躲不过端口连接,连接135端口的是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尝试用Ping来探测本机也属于此,这种135端口的探测一般是局域网传播,现象为同一个ip不断连接本机135端口,此时远程主机没打冲击波补丁,蠕虫不断扫描同一ip段(这个是我自己的观点,冲击波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传播方式估计不同吧,欢迎指正!)

某一IP连续多次连接本机的NetBios-SSN[139]端口,表现为时间间隔短,连接频繁。此时日志中所列计算机感染了“尼姆达病毒”。感染了“尼姆达病毒”的计算机有一个特点,它们会搜寻局域网内一切可用的共享资源,并会将病毒复制到取得完全控制权限的共享文件夹内,以达到病毒传播之目的。这种人应该同情下,好好杀毒吧!

··[12:37:57] 192.168.177.16试图连接本机的试图连接本机的http[80]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一般上网的用户都有这种情况,网站服务器的回显等等啊,出现一两个这样的报警没关系的。

如果你安装了IIS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开放了WEB服务,即会开放80端口。因此黑客扫描判断你是否开放了WEB服务,寻找相应的漏洞来进行入侵。一般我们所遇到的大都是别人的扫描行为,不需要过于担心了。

如果经常收到来自外部IP高端口(大于1024)发起的类似TCP的连接请求,你得小心对方电脑是否中了“红色代码”,并试图攻击你(也有可能是人为使用软件攻击)。由于此病毒只传染装有IIS服务的系统,所以普通用户不需担心。

若发现本机试图访问其他主机的80端口,则应检查自己系统中是否有此病毒了。

··[9:04:18] 218.2.140.13试图连接本机的FTP Open Server【21】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这个也分两种,一种是有人想探测你的主机是不是开放了21端口,想看看共享资源;另一种是用扫描器扫ip段的ftp服务端口,一般没什么恶意。21端口是FTP服务所开放的端口,导致这条记录出现的大部分原因是一些网虫在使用ftp搜索软件看哪些电脑开放了FTP,以寻求软件、电影的下载。

··[23:08:34] 221.208.47.102试图连接本机的Wingate[1080]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这个是有人扫描ip段中的代理服务器,一般代理服务器默认端口常见的如Wingate[1080],ccproxy[808,1080]等等,也没什么关系。

··[18:58:37] 10.186.210.96试图连接本机的Blazer 5[5000]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系统因素:Blazer 5[5000]端口是winxp的服务器端口,WindowsXP默认启动的 UPNP服务,没有病毒木马也是打开的,大家看到的报警一般属于这种情况,因为本地或远程主机的5000端口服务异常,导致不断连接5000端口。

木马因素:有些木马也开放此端口,如木马blazer5开放5000端口,木马Sockets de roie开放5000、5001、5321端口等!

··[19:55:55] 接收到 218.18.95.163 的 UDP 数据包,

本机端口: 1214 ,

对方端口: OICQ Server[8000]

该包被拦截。

[19:55:56] 接收到 202.104.129.254 的 UDP 数据包,

本机端口: 4001 ,

对方端口: OICQ Server[8000]

该包被拦截。

腾讯QQ服务器端开放的就是8000端口.一般是qq服务器的问题,因为接受不到本地的客户响应包,而请求不断连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主机通过qq服务器转发消息,但服务器发给对方的请求没到达,就不断连接响应了(TCP连续三次握手出错了,我是这么认为的,我研究不深,具体没找到权威资料,可能说的不对,欢迎指正)

··[7:49:36] 接收到 64.74.133.9 的 UDP 数据包,

本机端口: 33438 ,

对方端口: 10903

该包被拦截。

这种情况一般是游戏开放的服务端口,一般范围在27910~~27961,因此来自这一端口范围的UDP包或发送到这一端口范围的UDP包通常是游戏

。爱好游戏的朋友会收到类似的端口连接。比如启动CS后创建了两个端口44405和55557。奇迹服务器好象是55960和55962端口。

··[18:34:16] 接收到 210.29.14.86 的 UDP 数据包,

本机端口: 6884 ,

对方端口: 6881

该包被拦截。

这个是BT服务端口(6881~~6889),每个bt线程占用一个端口,据说只能开9个,但有时候防火墙报警,原因是防火墙过滤了这些端口。开放这些端口或关闭防火墙才能用BT。多说几句,何大哥有时候喜欢整几个限制下载的软件,因此楼上的不能用BT,因为他的电脑做主机限制了这些端口,不能使其BT端口全部打开。解决方法:端口映射,换默认端口!

一般高端端口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是有人在用扫IP的软件在扫IP地址而正好扫到你的IP地址段,此类软件对被攻击主机的不同端口发送TCP或UDP连接请求,探测被攻击对象运行的服务类型。特别是对21、23、25、53、80、8000、8080等以外的非常用端口的连接请求。所以天网防火会报警,而且会拦截对方的IP,如果实在太烦,你可以把你的那个端口关掉。

【⑶】:日志记录的攻击性记录

常见的有洪水攻击SYN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和Stream Flood等大流量DDoS的攻击。

··SYN Flood洪水攻击:

[11:13:55] 接收到210.29.14.130的SYN Flood攻击,

该操作被拒绝。

··IGMP数据包攻击:

[23:11:48] 接收到210.29.14.130的IGMP数据包

该包被拦截

[23:11:48] 接收到210.29.14.130的IGMP数据包

该包被拦截

这是日志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攻击形式。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用于组播的一种协议,实际上是对Windows的用户是没什么用途的,但由于Windows中存在IGMP漏洞,当向安装有Windows 9X操作系统的机子发送长度和数量较大的IGMP数据包时,会导致系统TCP/IP栈崩溃,系统直接蓝屏或死机,这就是所谓的IGMP攻击。在标志中表现为大量来自同一IP的IGMP数据包。一般在自定义IP规则里已经设定了该规则,只要选中就可以了。

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你得罪他了,和你有仇;另一种就是攻击者吃饱了撑的或是一个破坏狂,这种人一般就一个人住,做点坏事也没别人知道的。品格有点小恙,遇到了,多注意点吧。

【⑷】真正想入侵的日志这样的,应该注意:

··[11:13:55] 219.130.135.151试图连接本机的3389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这种应该引起重视,3389这么恐怖的事情都来,菜鸟的最爱。

··[11:13:55] 210.29.14.130试图连接本机的1433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远程溢出,溢出的SYSTEM32就可以做CMD在你电脑上起作用,你整个电脑就在对方控制中了。

··[11:13:55] 210.29.14.130试图连接本机的23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11:13:55] 210.29.14.130试图连接本机的4899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以上两个不知道自己去网上查。

··[5:49:55] 61.114.78.110 试图连接本机的7626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冰河木马的端口,黑客迷们的最爱

··[11:13:55] 210.29.14.130试图连接本机6267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广外女生木马的默认端口,很经典的一个国产木马

··[11:13:55] 210.29.14.130试图连接本机5328端口,

TCP标志:S,

该操作被拒绝。

风雪木马的默认端口

这几条记录就要注意一下,假如你没有中木马,也就没有打7626这几个端口,当然没什么事。而木马如果已植入你的机子,你已中了木马,木马程序自动打开这几个端口,迎接远方黑客的到来并控制你的机子。但你装了防火墙以后,一般即使你中了木马,该操作也会被禁止,黑客拿你也没办法。但这是常见的木马,防火墙会给出相应的木马名称,而对于不常见的木马,天网只会给出连接端口号,这时就得靠你的经验和资料来分析该端口的是和哪种木马相关联,从而判断对方的企图,并采取相应措施,封了那个端口。

另外还有一些:

··[6:14:20] 192.168.0.110 的【1294】端口停止对本机发送数据包

TCP标志:F A

继续下一规则

[6:14:20] 本机应答192.168.0.110的【1294】端口

TCP标志:A

继续下一规则

从上面两条规则看就知道发送数据包的机子是局域网里的机子,而且本机也做出了应答,因此说明此条数据的传输是符合规则的。为何有此记录,那是你在天网防火墙规则中选了“TCP数据包监视”,这样通过TCP传输的数据包都会被记录下来,所以大家没必要以为有新的记录就是人家在攻击你,上面的日志是正常的,别怕!UDP监视查找IP可以利用这个道理。

··补充一个非天网相关的问题,也是楼上田大哥提出来的:关机时出现提示“有1用户已登入到你的计算机,\\***,是否切断与他的联系”

一、你中了木马,当木马的服务器(黑客)发出指令PING所有客户端,如果你的防火墙好就被拦截了,出现“[16:39:29] 218.74.?.? 尝试用Ping 来探测本机,该操作被拒绝”的情况,没有防火墙,只有杀毒软件,就被入侵了,关机时出现“有1用户已登入到你的计算机\\***,是否切断与他的联系”的情况。

关于如何防范,不想长篇大论了!网上资料也很多的。写这些东西也不是为菜鸟解颐,因为想学习的人是不会等着别人的总结的。个人能力有限啊,遗漏之处以后再整理添加。QQ:191395024 E-MAIL:hundan5ji@163.com

天网使用教程:,愿意且有空可以看看,其实自己多摸索就足够了。动手比看教程好。

什么是黑客?为什么会有黑客?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 评论列表:
  •  痛言绮筵
     发布于 2022-07-02 15:49:08  回复该评论
  • 端口。开放这些端口或关闭防火墙才能用BT。多说几句,何大哥有时候喜欢整几个限制下载的软件,因此楼上的不能用BT,因为他的电脑做主机限制了这些端口,不能使其BT端口全部打开。解决方法:端口映射
  •  笑羞容
     发布于 2022-07-02 12:57:42  回复该评论
  • 有杀毒软件,就被入侵了,关机时出现“有1用户已登入到你的计算机\\***,是否切断与他的联系”的情况。 关于如何防范,不想长篇大论了!网上资料也很多的。写这些东西也不是为菜鸟解颐,因为想学习的人是不会等着别人的总结的。个人能力有限啊,遗漏之处以后再整理添加。QQ:191395024 E-MAIL
  •  末屿卿绡
     发布于 2022-07-02 11:21:37  回复该评论
  • 访问虽不能防止黑客对它们的攻击,但至少可以使这种攻击变得更困难。还有一些弱点是由配置文件、访问控制文件和缺省初始化文件产生的。最出名一个例子是:用来安装SunOS Version 4的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