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列宁是谁?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中文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别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籍: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民族: 俄罗斯族
出生地: 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 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24年1月21日
职业: 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信仰: 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缔造苏联
代表作品: 《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配偶: 克鲁普斯卡娅
想找几本比较好的,哲学和逻辑学方面的,入门书籍
小黑的逻辑学最好了~ 逻辑学 黑格尔 《小逻辑》、《大逻辑》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谷振诣、刘壮虎 《批判性思维教程》 金岳霖主编 《形式逻辑》 周礼全主编 《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宋文坚主编 《逻辑学》 谷振诣 《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 彭漪涟主编 《逻辑学导论》 陈波著 《逻辑学是什么?》 雍琦主编 《法律逻辑学》 王洪主编 《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 武宏志、刘春杰主编 《批判性思维》 摩尔、帕克 《批判的思考》 柯匹、科恩 《逻辑学导论》(第11版) 袁正校主编 《逻辑学基础教程》 哲学与宗教 西方哲学 《圣经》Bible 维尔-杜兰特 《哲学的故事》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 威廉-欧文编 《黑客帝国与哲学》 《奥义书》 《佛经》 柏拉图 《理想国》 奥勒留 《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鲁道夫-奥托 《神圣者的观念》 圣-奥古斯丁 《忏悔录》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培根《培根论人生》 帕斯卡尔 《思想录》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洛克《人类理智论》 休谟《人性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哲学全书》、《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 费尔巴哈 《上帝、自由和不朽》、《神统》 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 尼采《悲剧的诞生》、《人性,太人性的》、《反基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上帝之死》、《权力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斯大林 《列宁斯大林全集》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 阿道夫-希特勒 《我的奋斗》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功利主义》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让-保罗-萨特 《存在于虚无》 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 哈贝-马斯 《社会交往》、《追补的革命》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哈耶克 《自由哲学原理》 尼尔伯斯曼 《娱乐至死》、《乌合之众》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 罗素《数学原理》(与怀海特合著)、《哲学问题》、《我们对外间世界的知识》、《社会重建原理》、《神秘主义与逻辑》、《自由之路》、《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西方哲学史》、《人类知识之范围及其极限》、《权威与个人》、《我的哲学发展》、《西方的智慧》、《罗素自传》、《论教育》 大前研一 《无国界的世界》 托马斯-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 鲍德里亚 《拟像与仿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凯文-凯利 《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章太炎 《国学概论》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墨翟《墨子》 庄子《庄子》 韩非《韩非子》 管子《管子》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刘向《战国策》 左丘明 《左传》 吴兢《贞观政要》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涩泽荣一 《论语与算盘》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美学 黑格尔 《美学》 鲍桑葵 《美学史》 朱光潜 《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 宗白华 《美学散步》 《西方美术史》 《西方音乐史》 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 格奥尔格-西梅尔 《货币哲学》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约-梅-凯恩斯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马克思 《资本论》 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宋鸿兵 《货币战争》 李成坤 《可乐薯条心理学》
求演讲方面的书籍!
口才学
西塞罗 《论演说家》DE ORATORE
史迪芬-E-卢卡斯 《演讲的艺术》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奥斯丁-J-弗里莱 《辩论与论辩》
弗兰斯-凡-爱默伦等 《论辩巧智:有理说得清的技术》
王沪宁、俞吾金主编 《狮城舌战》
王沪宁、俞吾金主编 《狮城舌战启示录》
余培侠主编 《正方反方》
李元授、夏松瑜、李鹏 编著《辩论训练》
李元授、邹昆山、徐永年编著 《演讲训练》
艾伦-德肖维茨 《最好的辩护》、《致年轻律师的信》
卡迈恩-加洛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谢尔-利恩 《跟奥巴马学演讲》
逻辑学
黑格尔 《小逻辑》、《大逻辑》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谷振诣、刘壮虎 《批判性思维教程》
金岳霖主编 《形式逻辑》
周礼全主编 《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宋文坚主编 《逻辑学》
谷振诣 《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
彭漪涟主编 《逻辑学导论》
陈波著 《逻辑学是什么?》
雍琦主编 《法律逻辑学》
王洪主编 《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
武宏志、刘春杰主编 《批判性思维》
摩尔、帕克 《批判的思考》
柯匹、科恩 《逻辑学导论》(第11版)
袁正校主编 《逻辑学基础教程》 西方哲学
《圣经》Bible
维尔-杜兰特 《哲学的故事》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
威廉-欧文编 《黑客帝国与哲学》
《奥义书》
《佛经》
柏拉图 《理想国》
奥勒留 《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鲁道夫-奥托 《神圣者的观念》
圣-奥古斯丁 《忏悔录》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培根 《培根论人生》
帕斯卡尔 《思想录》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洛克 《人类理智论》
休谟 《人性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哲学全书》、《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
费尔巴哈 《上帝、自由和不朽》、《神统》
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
尼采 《悲剧的诞生》、《人性,太人性的》、《反基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上帝之死》、《权力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斯大林 《列宁斯大林全集》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
阿道夫-希特勒 《我的奋斗》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功利主义》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让-保罗-萨特 《存在于虚无》
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
哈贝-马斯 《社会交往》、《追补的革命》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哈耶克 《自由哲学原理》
尼尔伯斯曼 《娱乐至死》、《乌合之众》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
罗素 《数学原理》(与怀海特合著)、《哲学问题》、《我们对外间世界的知识》、《社会重建原理》、《神秘主义与逻辑》、《自由之路》、《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西方哲学史》、《人类知识之范围及其极限》、《权威与个人》、《我的哲学发展》、《西方的智慧》、《罗素自传》、《论教育》
大前研一 《无国界的世界》
托马斯-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
鲍德里亚 《拟像与仿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凯文-凯利 《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章太炎 《国学概论》
孔子 《论语》
老子 《道德经》
墨翟 《墨子》
庄子 《庄子》
韩非 《韩非子》
管子 《管子》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刘向 《战国策》
左丘明 《左传》
吴兢 《贞观政要》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涩泽荣一 《论语与算盘》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美学
黑格尔 《美学》
鲍桑葵 《美学史》
朱光潜 《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
宗白华 《美学散步》
《西方美术史》
《西方音乐史》
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
格奥尔格-西梅尔 《货币哲学》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约-梅-凯恩斯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马克思 《资本论》
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宋鸿兵 《货币战争》
李成坤 《可乐薯条心理学》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高分]求好看的小说!谢谢。。
无限恐怖
作者ZHTTTY
不是那些无限XX或无限恐怖之XX的同人,我推荐的只是ZHTTTY的原作,非常棒哦,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小说,看了3年多小说了,还是最喜欢,不是恐怖类的,却胜于恐怖,不小白,不狗血,比起那些言情普通玄幻小说它有着太多另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想明白生命的意义么,想真正的活着么""只要你还在我的身边,我的心就不会堕落""并肩吧,一直到死......."
关于友情,爱情,绝望,挣扎,信任,奇迹....而且越到后面越好看,真的好感动,刚开始几章慢慢看就好,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已经完结了,我等了将近半年的结局....真的好棒........好书值得等啊.....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呵呵~~
为什么我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
建议你看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的那本书,前言里的第3章讲的就是有关自由人的,我觉得有让你借鉴的地方。不过他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崩溃,我给你把那段复制来了。
3人们可以猜测,"自由精灵"的类型有一天在一种精灵中达到了完美的成熟与甜蜜,而这样一种精灵已经决定性地经历了一场大解脱。它以前是一种格外受到束缚的精灵,似乎永远被束缚在它的角落与柱子上。是什么东西束缚得最结实?什么样的绳索几乎是扯不断的呢?在高级的、精选的人种那里是应尽的责任:那种青年人应有的崇敬之情,那种在一切受尊敬受推崇的古老事物面前的畏惧与温柔,那种对他们从中成长起来的大地,对引导他们的那只手,对他们在其中学会如何顶礼膜拜的圣地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关键性时刻本身将他们最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使他们负起最持久的责任。大解脱突然像地震一般降临到那些受到如此束缚的人们头上:年轻的心灵一下子受到震颤,被扯断束缚,解脱出来——它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种冲动和压力像一道命令一般支配并控制了它;一种意志和愿望觉醒了,更不惜一切代价地离去,无论去向哪里;在它的一切感觉中都燃烧着、躁动着一种对一个尚未发现的世界的强烈而危险的好奇心。"宁死也不在这里生活"——那种命令式的声音和诱惑如此回响着:而这个"这里",这个"家园",却是它至今所爱的一切!对它所爱之物突然感到的一种恐惧和怀疑,对它所谓的" 责任"所产生的一种闪电般的轻蔑,一种渴望漫游,渴望异国他乡,渴望疏远,渴望着凉,渴望清醒,渴望冰冻的躁动的、任性的、火山漫游般的要求,一种对爱的憎恨,也许是对以前曾在其中爱过、顶礼膜拜过的地方的一种亵渎神圣的回敬和回顾,或是对它曾经做过的那种事情感到的一种火辣辣的羞愧,同时也是一种对它做了那种事情所感到的狂喜,一种陶醉的、内心狂喜的震颤,在这种震颤中流露出一种胜利——一种胜利?对什么,对谁的胜利?一种迷一般的、问题成堆的、可疑的胜利,然而终究是第一次胜利:这样的糟糕而痛苦的事情便是大解脱的历史之一部分。它同时也是可以摧毁它的拥有者的疾病,这种要求自决、要求自我估价的力量和意志的第一次迸发,这种要求自由意志的意志:在解放了的囚犯现在试图用以显示他已掌握万事万物的疯狂尝试和不可思议的做法中表明他真是病得不轻啊!他拼命地四处游荡,带着一种不知餍足的贪婪;他捕获的东西,必须为他绷紧到危险程度的骄傲之弦付出代价;他把引起他兴趣的东西撕得粉碎。他以一声狞笑把他所发现的遮蔽着的、以某种羞怯保护起来的东西翻转过来:他试探一下,如果有人将这些东西翻转过来,它们将是什么样子。如果他现在也许赏识那些至今名声不好的东西——如果他好奇地恶魔般地在最受到禁止的东西周围爬来爬去,这便是任性,是对任性津津乐道。在他的频繁活动与漫游的背后——因为他不安地、漫无目的地奔走,如同在沙漠中一般——是一个带着越来越危险的好奇心的问号。"不是一切价值都可以翻转的吧?善也许就是恶吧?上帝只不过是魔鬼的一种发明和手腕吧?也许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假的?如果我们是受骗者,我们是否同样也是欺骗者呢?我们必须不做欺骗者吗?"这样的想法引导着他,引诱着他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孤独越来越威胁性地、令人窒息地、令人揪心地包围着他,拥抱着他,那位可怕的女神,那位疯狂的激情之母——然而今天谁又知道孤独是什么呢?……
如何去创造自己的财富。
创造自己的财富:价值不能简单等同于财富
可能财富是要比价值更直观的,需要有更明确的存在形式,当然不包括精神财富
创造的财富应该是大于消耗的财富,因为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存在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财富存在的意义当然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从社会学上来说
财富是吸引人们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人们发展的目的所在
有段话不知道对你可有帮助
威廉·配第曾经指出:“劳动是财富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马克思也曾经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献中多次指出劳动并非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现实的常识告诉我们仅仅有劳动者而没有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参与,是不可能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在生产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应该注意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土地也创造价值)。对此马克思曾经论述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原材料。”想要创造财富,那么首先要把自己变成财富——也就是你需要有本事,你要让自己值那么多钱。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迷茫期,尤其是大学毕业了、工作不顺心时候等等,但是你真正有了家,或者有了满意的工作,或者真爱的人,或者工作中收到别人几句赞赏,都可能激起你的上进心。
你没有目标,别人没有办法帮你什么,还要靠你自己。
自己喜欢什么,就努力去争取,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充实自己。
人的一辈子就是由很多的小目标连接成的,人的满足感、上进心也是一点点前进中得到的,精神财富有时是可以转换为物质财富的.盖茨三世爵士(William Henry Gates III KBE,1955年10月28日-),又以比尔·盖茨闻名于世,美国商人、亿万富豪。他是微软的创始人,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统计,盖茨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另外一个统计则称盖茨一个人的财富要比全世界最贫穷的50%人口的财富总额还要多.
生平
盖茨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的一个上层家庭,父亲是当地的著名律师。盖茨是一名出色的学生,而且以极端个人主义闻名;根据他的一名高中同学的回忆,盖茨曾断言自己会在25岁时成为亿万富翁。在1970年代,还在哈佛大学读书的盖茨与伙伴保罗·艾伦(Paul Allen)一起为Altair 8800电脑设计Altair BASIC解译器。Altair是第一台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个人电脑,而BASIC语言是一种易用易学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盖茨与艾伦所开发的BASIC版本就是后来的Microsoft BASIC,也是MS-DOS操作系统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微软公司早期成功的关键。Microsoft Basic后来成了Microsoft QuickBasic,并逐渐演变成为今天依然流行的Visual Basic。
青年盖茨在1970年代早期,盖茨写了一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震惊了计算机界。盖茨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当时的计算机界受到黑客文化影响,认为创意与知识应该被共享。盖茨随后离开校园,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但是盖茨的商业手法往往召至非议,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来源。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计划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并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个人电脑(PC)。IBM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合适的、基于英特尔x86系列处理器的操作系统。IBM在与另一家公司简短谈判后找到了微软。而微软则又在未告之自己正在与IBM谈判的情况下找到了西雅图电脑公司,以据说是5万美元的价格向该公司购买他们所开发的操作系统(微软的支持者称,当时微软与IBM有协议,规定微软不得向外界透露谈判事宜)。微软之后再授权IBM使用该操作系统(已经更名为PC-DOS)。微软还与其他电脑生产商谈判,将经过更改后的MS-DOS系统安装到每一台新电脑上。事后西雅图电脑控告微软在未告之事实的情况下以极低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产品,但是双方最终达成庭外和解。盖茨的声誉因1990年代末美国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软垄断的案件而再度受损。
1980年代中期盖茨对光盘作为数据储存媒介的前景感到乐观,因此积极推广CD-ROM。
盖茨也被指控商业行为不检点。盖茨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领导下,微软公司的很多商业行为违反了美国的法律。
2000年,盖茨任命他长期的好友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为微软首席执行官,而自己则为“首席软件设计师”(Chief Software Architect)。
在私生活方面,盖茨在1994年1月1日与琳达·法兰奇(Linda French)结婚。他们育有3个孩子:珍尼佛·凯瑟林·盖茨(1996年)、罗里·约翰·盖茨(1999年)和菲比·阿黛尔·盖茨(2002年)。
盖茨与夫人一起创办了慈善组织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批评者认为基金会的创立只是对公众负面评论微软公司垄断行为的回应。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无论动机为何,该基金会在为贫穷学生提供奖学金、艾滋病防治方面有很大贡献。
2004年英国外交部宣布,比尔·盖茨将被英女皇册封为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以表彰其在英国的企业发展、就业、教育和志愿事业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KBE是女皇可以授予外国公民的最高荣誉称号。
财产价值估价
根据《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盖茨的财富如下:
1996年 - 185亿美元,排第一位
1997年 - 364亿美元,排第二位
1998年 - 510亿美元,排第一位
1999年 - 900亿美元,排第一位
2000年 - 600亿美元,排第一位
2001年 - 587亿美元,排第一位
2002年 - 528亿美元,排第一位
2003年 - 407亿美元,排第一位
获奖/荣誉纪录
被英国卫报评为2001年新闻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
被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1999年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1999年《Upside》100精英第二名
《时代》周刊1998年50名网络精英第一名
《体育新闻》1997年体育界100名最有权力的人物
《首席执行官杂志》1994年年度CEO
昆虫学家们还将一种花虫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盖茨氏蚜蝇
2004年获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
2、杨致远
财富档案
雅虎公司是全球访问人数最多的网站,以及互联网中最为人认同和接受的品牌。雅虎公司是一家重要的全球性互联网媒体公司,为全球范围8000万用户提供包括综合信息、通信和购物服务的品牌性网络。作为第一个网上浏览导引,www.yahoo.com成为流量、广告、家庭以及商务用户方面最主要的导引工具;它同时也是与互联网有关联的最为人们接受的品牌之一。用户能够随自己的旨意做出选择,尽可能以极其短的时间在国际网络上的数十万个主题中,找到想找的网址。
企业类型
网络业。
成长记录
创造了第一个互联网浏览导引——雅虎搜索引擎,将其发展为全球访问人数最多的网站和互联网中最为人认同和接受的品牌,200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美国40岁以下富豪排行榜,其位列第四,资产58.5亿元,是最年轻的美国华人首富。
如果不是网络,他可能会是一个普通的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博士,如果不是他进入了网络,我们可能会缺少一个方便的搜索引擎,一个信息全面的门户网站。他就是杨致远,一个年轻的商业天才,最年轻的华人科技首富。
开始的时候,一说起这个来自台湾的中国人,人们马上便联想起“硅谷精英”、“杰出科学家”等名词,没有人会想到他与华尔街股市有什么关系。然而现在,杨致远的名字在华尔街越来越响,他和他生意上同伴的名字已经进入华尔街亿万富翁的行列。杨致远的成功令许多美国人捶胸顿足:这么简单的主意,我怎么没想到?的确,他的成功是从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创意开始的。
斯坦福遇知己
1967年,杨致远生于中国的台湾,并在台湾度过了童年。两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他母亲是一位英语和戏剧教授,独自抚养着杨致远和弟弟。
当时,杨致远的姨妈在美国已经定居,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将来的发展,也为了和家人团聚,母亲带着兄弟俩来到了美国,定居于加州的圣何塞。
刚到美国的时候,杨致远才10岁,他知道的英文只有一个单词——鞋子,但凭着中国人的聪明天赋,他还是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1990年,杨致远顺利进入了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这里是硅谷的人才摇篮,曾经诞生过无数著名的公司。
斯坦福对杨致远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杨致远可是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加入了大学生联谊会,这样做无意中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为他日后独挡一面,驾驭一家轰轰烈烈的媒体公司奠定了基础。他还选修了经济类课程,他有一种朦胧的想法,将来也要自己办公司,但做梦也想不到会那么成功。
杨致远很聪明,他用了4年时间读完本科和硕士,并且成绩全是“A”。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去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经验,所以就想办法留在学校,正好大卫·费罗有个研究项目需要人,于是开始了两个人的博士课程。
杨致远和费罗原本就认识,但费罗比杨致远早进入电机这领域,他1988年即毕业于杜兰大学。费罗一度还曾做过杨致远的助教,他改变了杨致远只拿“A”的记录,直到现在,杨致远还开玩笑:“他居然给我个B。”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做过好几堂课的同班同学,合作过作业。杨致远回忆说:“多亏费罗,(有的)作业几乎是他独自完成,我根本没做什么事。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以后要多跟这家伙合作。”
当然自此之后,杨致远就“常和这家伙合作”。很快地,两人成了合作无间的最佳拍档,杨致远和费罗可说是互补型人才。杨致远喜欢交际,思考,社会活动能力极强,在团体中常是领导者,而费罗则知识渊博,工作扎实,很内敛。若以科技智囊形容致远,那么费罗可称作科技天才。
杨致远很欣慰,因为他在这个学校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创业伙伴。虽然两个人都很固执,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彼此体谅,相互理解。他们对世界、事理和技术均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甚至有共同的博士导师,并且费罗就住他隔壁的宿舍。
“Yahoo!”诞生
杨致远和费罗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软件,不过不久他们发现这个方向已经被几个公司给垄断了,发展机会不多,所以比较烦闷,幸好这时出现了第一个Web网浏览器。这个浏览器可以让他们查到许多资料,不管是科研的还是有关生活的。网络开始改变人们,它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有了浏览器,杨致远很快就被迷住了,他和费罗制作了各自的主页,并乐此不疲地天天泡在网上,博士研究工作都被放到了一边,幸运的是指导老师这时不在国内。
像许多上网的人一样,两个人开始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站点,并互相交换,刚开始时每天交换,接着是几小时一交换,再接着随时都在交换,收集的站点资料越来越多,他们觉得不胜其烦,决定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资料。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创意,但当时没有人想到去做,而杨致远和他的伙伴却想到了。他们把网络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将它命名成“杰里万维网向导”(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Web),“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他们共享这一资源,站点名单越来越长,他们将站点分类,很快每一类站点也太多了,他们又将类分成子类,Yahoo!的雏形诞生了,核心就是按层次将站点分类,直到现在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杨致远和戴维把指南的地址给了很少的几个朋友。但没过多久,就有数以百计的人开始访问他们的指南,他们在设计指南时并没有想到给大学外的其他人使用,不过杨致远的电脑属于斯坦福大学网络的公开部分,所以只要知道地址就可以像杨致远隔壁的戴维一样访问。站点的访问者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扩充指南的功能,提高搜索效率,加上了最新站点、最酷站点等功能。
每一点改进他们都收到了大量鼓励的电子邮件,很多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这些来自网络世界的鼓励极大地鼓舞了杨致远的信心。
旧有的指南名字已经不好用了,杨致远和费罗为他们的搜索引擎重新命名,陪伴他们的是一本大字典。由于杨致远是以Y开头,所以字典便首先被翻到Y。在两个无商业目的的年轻人眼中,网站的名字越好玩就越好,像Yama(阎罗王 、yawp(蠢话 、yawn(打哈欠 等等都曾加以考虑,直到发现了Yahoo,这是《格列佛游记》中一群野人的名字。杨致远回忆说:“《格列佛游记》中的那群叫Yahoo的人是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的野人,没什么水准。我们在斯坦福大学正事不做,游手好闲,没什么水平,于是我们自嘲为Yahoo。”就这样,一群将在未来改变计算机网络世界的“野人”诞生了。
融资多艰难
1994年冬天,随着“Yahoo”的发展,杨致远和费罗决心把博士论文暂时先放放,专心搞自己的网络引擎。
当时网上已存在一些同类搜索引擎,但与雅户相比,这些索引搜索工具过于机械化,而雅虎是建立在“手工”分类编辑信息的基础之上,采取分层组织信息的方式,相对而言更具智能性,更实用,用简单的算法是无法复制雅虎的。这一点是其他引擎无法比拟的。
1994年底,雅虎很快就成了业界领袖。杨致远和费罗虽然为了自己的事业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但他们却很兴奋,因为这时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远的商机!“雅虎”最缺的就是资金支持,只要有了钱,成功指日可待。
聪明的杨致远认识到,必须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商业计划,才能打动投资人,引来投资,他托自己哈佛商学院的同学做了一份翔实的计划书,然后带着这份计划书,到处寻找风险投资者。那时杨致远一天只睡4个小时。
就是这个艰难的时刻,“雅虎”的信息还一直是免费的,直到今天。后来杨致远回忆说:“这项工作很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不知结局怎样。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1995年上半年,两个人已与好几家风险投资公司接触。美国在线想收购雅虎;MCI、微软、Cnet等也找上门来;网景还提出了正式的方案,但杨致远和费罗都一一回绝了,他们不想出卖自己的东西,只想用资金来更好地维护它。
几经波折,杨致远找到了美洲红杉资本公司,它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曾向苹果、Atari(视频游戏工业的领袖)、奥拉克(大型数据库供应商)、思科系统(网络硬件商)等公司投资。但红杉公司的莫里兹却有些犹豫,因为雅虎实在太与众不同了,雅虎本身只是“在网上提供服务”,而且是免费的,风险基金还从来没有先例投资一种免费的服务或产品。
但最终,杨和费罗说服了莫里兹,莫里兹意识到“雅虎”是一种新兴媒体,有巨大的商业机会。1995年4月美洲红杉投资雅虎400万美元。同时,莫里兹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经理人蒂姆来帮助雅虎主管事务,这样杨致远和费罗就可以专注于研究与开发。
蒂姆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公司像个赚钱的公司”,于是扩充了广告版面。开始几天他们收到了不少责骂的邮件,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网络不应为商业所污染,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想生存,只有这样。不久人们还是接受了。同时雅虎还与路透社合作,推出新闻在线服务,将网站的功能推向一个全新境界。
1995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他们开出了4000万美元的征资活动。看起来好像是狮子大开口,但因为雅虎的名气,应征者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路透社和软件银行成了伙伴。其中软件银行买下5%的股权,并开始共建雅虎日本网的计划。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这一天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经此一役,Yahoo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美洲杉”投资时的200倍。
为梦想工作的人
当然,Yahoo最具价值的还是杨致远和费罗。他们两个开创了“雅虎”奇迹,他们的创业故事是雅虎最好的宣传素材,最好的公关素材。他们在杂志封面和电视上不断曝光,使他们在网络之外仍能接触到他们的用户,同时更传达出公司年轻、幽默和不断创新的良好形象。他们以自我形象建立了他们的企业—— Yahoo是一个青春洋溢,不装腔作势的地方。
杨致远成了人们心中的华人神话,他崛起的时间太短,拥有的财富太多,但是现实中的他看起来还和以前一样,带着眼镜,像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自己并不在意金钱,从开始到现在。
“如果我们是为了钱,那我们可能早早就将Yahoo卖掉了。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在收盘时看一次股市行情,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还不满30,我还
不需要钱,也不想钱,更不想交税。我的钱都在纸上,全是股票,数目很大,看起来都不相信是真的。”这是杨致远曾经说过的话。正如他当初即使怎么艰难,也提供免费信息一样。
杨致远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金钱,最让人感觉良好的是你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每天早晨起来问:‘我起来干什么?’然后你就觉得如果你不去工作,Yahoo可能就会出问题。我们当年建立的小小网站现在每天都有千百万人使用,每当看到这情形,我们就会说一声:‘哇!’甚至打个寒战。这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目前,雅虎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先进、最有功效的国际网络索引公司。全美国、全世界不知道它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它的品牌至少有几十个亿,而现在它还在不断地飙升。电脑时代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层出不穷,在杨致远前面有很多成功者,乔布斯、戴尔、比尔,不过他们绝对想不到,有人只用了两年,就踏入了他们的行列,这就是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
正如雅虎的商标——Yahoo!,那个后面作为标志之一的感叹号一样,杨致远给人们的世界带来的是永不停止的“!”。
成功秘诀
生逢其时的机遇,富于创造力的素质。
谦逊、好学的儒雅风范
3、丁磊
2003年中国首富 丁磊
年龄:32
丁磊,1993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网易创始人,首席架构设计师。(NTES .NASDAQ)58.5%控股大股东
财富:身家91亿人民币。
丁磊对于“首富”一词迅速作出略显反感的反应:“现在为网易股价上扬而找出许多理由,给我排什么中国第几富第几富,将来有一天网易股价掉下来,又找出一堆理由,又说我从第几富掉到第几富。这不无聊吗?”
财富如坐“过山车”
事实上,在丁磊看来,自上市之日起,计算其纸面财富的涨跌确实会显得“无聊”,尽管从2002年1月2日的0.95美元到今日之70美元,网易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堪称纳斯达克第一股”——甚至西方财经通讯社彭博等对于网易创造的股价奇迹啧啧称叹,但是自2000年6月30日起,网易坎坷的命运已有初步的体现,股价当日就跌破了15.82美元的发行价,以12.82美元报收。